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799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于传统的"嵌入式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实验内容过于单一,学生不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Luminary LM3S 8962为例,提出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详细介绍了综合实验的选题、硬件、软件、报告撰写等内容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2.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源滤波器设计思路,即以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无功补偿能力和所需成本三项为目标进行全局最优选择。使用遗传算法通过对适应度函数参数值调整使得群体向三目标最佳协调点进化。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实验证明利用遗传算法改进方案设计滤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结合Bloom过滤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提出一种替代MPLS的多协议无状态分组交换框架.将该交换框架应用到组播VPN业务应用中,可以使运营商的核心路由器的分组转发不依赖于组播树的数量,节省了标签资源.同时通过将路由决策策略推向用户路由器,进而减轻了运营商边缘路由器的处理负荷.该方法即具有MPLS的灵活性,又能适应组播通信中组播路径状态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4.
针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微带线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级联1/4波长短截线和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构成,超宽带滤波器的带通滤波特性由1/4波长短截线结构产生,通过耦合阶跃阻抗谐振器实现通带内的窄带陷波特性.利用电磁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滤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5.
为了减小数字滤波器设计工作量,利用MATLAB软件,采用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及最优等波纹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通过比较不同设计方法得到的滤波器阶数以及幅频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最优等波纹法可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复杂程度,所设计的滤波器简单,是FIR滤波器设计中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66.
鉴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提出新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HP滤波-AR模型-ARMA模型,使用HP滤波将原序列分解成两部分即周期性波动序列和趋势要素序列。根据两个序列的不同性质,对趋势要素序列建立AR模型,然后建立随机周期性波动序列,对随机周期性波动序列建立ARMA模型。将两个预测值之和与原序列比较,同时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精度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互联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浅析了网络防火墙基本概念、组成和应用的主要技术,根据网络的发展以及黑客的攻击特点,简要分析了未来防火墙的发展方向需要解决的技术。  相似文献   
68.
Z-80单板计算机在国内具有大量的用户,但怎样方便地开发Z-80单板计算机,使其强大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叙述了利用微型计算机开发单板机的一般方法,并介绍了一个在CROMFMCO微机上开发TP801单板机的实例。  相似文献   
69.
吴见平  周宇  陈国帅 《大众科技》2012,14(3):9-10,8
介绍一种滤波器辅助设计软件Filter Solutions,利用其设计一款常用的带通滤波器,并将仿真曲线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0.
谢志清  张亮  李锐 《大众科技》2012,(7):183-184,169
介绍了汽车进气系统的功用及主要性能指标;结合进气系统开发实例探讨了进气系统容积的设定、管路形状及截面积的选择、内插管及谐振管等元件的应用等设计因素对进气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