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250篇
科学研究   1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12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健全发达的公民社会是实现善治的现实基础,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即政府始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对中国实现善治目标有很大影响。当前政府在公民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种“工程师”的角色,一方面要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手段培育公民社会的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32.
A major role of all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o foster the public good.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the public good emphasizes the more collective activities and benefits and how resources are accessible to all in a societ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reate new knowledge, promote cultural tolerance, increase civic activity, and have lasting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among other things which all serve to enhance the collective activities of a polity. Sinc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omote the public good, and sinc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governed by policy, educational policy becomes a crucial determiner of the public good. Moreover, policies are constructed with language or discourse. Thus, the discourse of policy, which has the power to structure the actions, speech, and thoughts of those affected by the polic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ublic good. In light of this importance,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discourse of educational policy.  相似文献   
933.
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倡导并践行艰苦奋斗、谦虚谨慎、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关爱人民、秉公执法。这些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保证,也是党执政后永葆本色,“不当李自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934.
义务教育的私益性及其私事化倾向的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与私益性共存并以公共利益为主导取向的公共物品,公益与私益可以在一定社会条件与政策规制和调控下整合兼容.当下日趋突出的义务教育私事化倾向是对义务教育私益性的僭越、放大和绝对化,表现为部分教育主体在教育目的取向、机会选择、内容实施及服务关系的价值评判和行为上的误解,构成对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的损害,侵蚀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基础.为此,应积极采取政策和措施,使义务教育私事化倾向得到有效遏止.  相似文献   
935.
幸福是分层次的,而对幸福的追求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生理的幸福是最低层的幸福,依次经历稳定的幸福、社会身份的幸福,最后是最高层次的幸福真善美的幸福。  相似文献   
936.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无偿搭乘交通事故不断增多。但引发交通事故后的责任划分和相关损害赔偿,我国法律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司法审判无法可依,出现司法割据的局面。各地法院通过内部规定或参照民法相关规定来指导、解决个案或者类案。私家车无偿搭乘交通事故与一般的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区别,过错责任原则应成为处理此类案件比较恰当的归责原则,双方均无过错,可适用公平责任,分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37.
文中强调了教师在作家生平思想的教学中,应注重作家身上所具有优秀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介绍,从而发挥作家生平思想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通过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等四个方面来阐述作家生平思想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938.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圣徒还是要培养守法公民?它们各自的局限何在?道德教育又该如何反思自身?  相似文献   
939.
礼和乐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将以善为主要依归的礼和以美为主要诉求的乐置于统一的视阈中加以考察,从礼的审美旨趣和乐的伦理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善相乐”的礼乐关系思想。荀子的“美善相乐”思想肯定了艺术的道德价值,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但是,它使艺术承载了过多的道德使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40.
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公民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试教育、趋缓的体制改革步伐和旧有的历史认识误区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方案,找出与社会生活相接轨、与普世伦理相衔接、与青少年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