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52.
探究信息处理教学模式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理论,开发适合于不同教学目标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对指导和反思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教育应回归学生主体,注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教学程序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学手段应多媒体化;努力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  相似文献   
53.
金晶 《巢湖学院学报》2011,(4):96-98,130
晚清华侨政策的转变反映了清政府对海外华侨的认识及所持立场的变化,而这一转变离不开洋务派的促进作用。在转变过程中,晚清的华侨政策历经三次阶段性突破,护侨的价值取向也由政治因素转向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54.
李丹丹 《科教文汇》2013,(1):97-97,9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告诉我们,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心理方面呈现出一些不稳定的特征。如果学生对英语有兴趣,他们会把学习英语看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学习英语就会成为一个享受汲取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英语成绩自然会得到提升。相反,他们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轻松、主动、有效地学习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BBS(Yat-sen Channel BBS)使用者在会话当中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尤其是在中英文之间切换,以达到特定的交流目的。这里基于原用语框架(Matrix Language Frame)通过观察和分析BBS会话中汉英双语现象,从结构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语码转换和语法规限的关系,并提出X ing转换结构。  相似文献   
56.
应用“合作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利于突出主体教育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本文以“经济合同”为教学案例,探索应用“合作教学法”设计师生合作教学程序五个步骤:整合学习资源条件、导入学习思路方法、点拨学习疑难问题、控制学习讨论节奏、反馈学习质量成效。  相似文献   
57.
王士禛诗歌在神韵说指导下,追求言外之意,含蓄深婉,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真谛,纠正了明七子貌袭而“神”遗之失,弥补反复古派强调个性之真而忽略诗“韵”的偏颇,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触及感伤的时代情绪和失落心态,也为传达志找到安全合宜的形式。而雅正清远的神韵之什,又是营造稳定、太平的“盛世元音”,被皇权着意选择,以之“振兴诗歌”,扶轮大雅,他也受到康熙帝的眷遇和擢拔,登上诗的“开国宗匠”之位。这除了个人的因素外,也是诗歌自身发展与历史、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不可偏废。“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论,而且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9.
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局面,分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农业保险无法可依,无配套政策支持,农业损失大与农民收入低和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该领域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文章详细考证了佛经目录《众经别录》的撰著时间及体例,并着重论述了《众经别录》在目录学以及佛教文献分类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