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156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专利权质押融资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源相融合的产物,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009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专利权转化为融资资金的比例较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专利整体价值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对制约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别从专利权质押融资各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包括完善治理结构、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利权管理与保护,设立科创支行或事业部、加大专利权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健全专利权价值评估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专利权交易平台和设立政策性银行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意义] 我国专利数量巨大,但质量高低不齐。高质量专利对技术追踪、技术引进和资产管理极其重要,低质劣质专利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的评估。聚焦高质量专利并进行挖掘可以获取更加深层与核心的情报,但高质量专利筛选却如"大海捞针",目前尚无可行的识别筛选方法。探索适合中国专利的高质量专利评价模型及筛选方法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当前专利质量及评价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延伸并界定高质量专利的内涵,对专利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进行创新拓展,构建分级、分层的多维视角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创新指标体系建立高质量专利识别方法流程模型,最后以上海市高质量专利分布现状为例验证了方法模型的实用性及可行性,并为创新主体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高质量专利指标模型及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利用该指标模型和识别方法可对某地区或某领域的大批量专利进行筛选识别,为实现专利技术情报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中国区域创新质量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古鹏  陈向东  杜华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09-1719
 作为衡量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创新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使用专利授权率和专利长度作为创新质量的衡量指标,探讨了中国地区间创新质量的差异。通过使用专利生存曲线和广义熵指数研究发现,在我国专利制度成立的初期(1985-1992)和中期(1993-2000),东、中、西部地区间创新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但到后期(2001-2009)则有缩小甚至收敛于0的趋势。各地区内部创新质量的差异在后期也呈收敛趋势。由于东部地区在研发投入和FDI引进上有显著优势,东、中、西部间的创新质量显现出了明显差距。但到后期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数量的膨胀可能抑制了其创新质量的提升,这可能是东、中、西部创新质量差异变得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基础研究成果获取专利及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岩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2):93-97,10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基础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与新变化。根据这些特点与变化,探讨了基础研究成果获取专利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并对基础研究成果获取专利带来的效应作出分析。认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合理配置知识资源,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45.
张忠华  刘云 《现代情报》2014,34(8):105-111
本文基于WOS和DⅡ数据库,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以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领域为例,从整体趋势、国家层面、机构层面、主题层面对该领域2003-2012年间的论文和专利等科技资源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是该领域科技创新的惟一核心国家,中国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加强与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合作,是快速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专利在提高企业自身竞争优势、防御潜在入侵者、强化企业资源转化以及企业未来创新等运营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企业通过专利可以进行“创造性破坏”的商业活动,打破原壁垒,形成新的标准商业模式。基于经济租金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对专利价值的商业化表现进行分析,经研究得出专利商业化能够优化价值创造系统本身,良性的价值创造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递增效益,在专利技术创新类型为“创造性破坏”创新时,专利商业化价值是其产生的战略性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47.
The dramatic growth of patenting and licensing of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by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the closing quarter of the 20th century has stimulated some of the highest-profile debat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today. The issue of what asp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 should be public - and what private - lies at the heart of each of these debates. The movement of academic scientists into commercialisation of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has been extolled by some as a new model of academic research, one which facilitates economic and social returns from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rend has been criticised by others as representing a socially inefficient ‘privatis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as a threat to the ethos of science itself. This paper places these debates in historical context, with a review of change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patenting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an assessment of the logic underlying the passage of the Bayh-Dole Act of 1980, and an overview of its effects on economic returns from university research.  相似文献   
48.
专利竞争优势及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声策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7,25(2):284-289
无形资源是企业资源中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贡献较大的资源,专利就是其中一种,专利很好的满足了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对资源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对竞争优势的贡献不容忽视。本文构建了一个识别专利对公司产品竞争优势贡献大小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属性进行修改,最后可以计算出专利对竞争优势的贡献大小。  相似文献   
49.
以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的有机精细化工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非专利引文(Non-patent References,NPRs)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对科学研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该领域技术创新所需的科学知识主要来自国际一流期刊,美国、中国、日本等是最主要的来源国家,公共科学为我国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0.
为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研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提出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分析模型,并以OLED产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研发比较活跃,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在专利开发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在我国进行了长时间的OLED技术专利布局,成为我国OLED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并且一些专利是集中在我国OLED技术的空白领域,这将对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产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