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教育   1615篇
科学研究   84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780—1820期间的土地政策是当时美国国内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特征,内容连贯,目标明确,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科学的土地政策“模型”,为以后的土地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土地政策帮助美国度过了初期的种种困难,它的颁布和实施对美国的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极大地影响到了美国人口的分布,不断地推动美国边疆的“西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作为一项国内政策,虽然它也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但它对美国历史。特剐是西部历史,发挥的作用却是长期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2.
虽然"郡望"一词对南北朝社会影响深远,但南朝与北朝对汉族大姓望族的认可态度不同,南朝与北朝冒籍现象的程度不同,南朝与北朝的人们对祖籍的态度不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态度,是因为南朝与北朝政权依靠的力量、迁都的影响以及文化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南朝对于墓志碑铭、谱系的管理制度相对北朝也更为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见习基地建设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该专业见习基地筹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五遵照”的原则。分析了目前该专业见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见习基地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见习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土地和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高原草甸区形成了畜牧业为主的土地经济模式,文化表现出浓郁的游牧特征;气候温和的坡地孕育了梯田稻作,宅田联系紧密,形成西南独有的大地景观;坝区土地适于耕作,逐渐发展起了水田稻作的土地经济模式,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西南各民族运用各自独特的智慧在多样的土地上创造出丰富的土地文化,使西南地区的聚落形态最大限度的与土地文化相吻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聚落形态。  相似文献   
55.
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淮南潘北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实际情况并参考评价单元的划分依据,将该矿区的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为塌陷水域、中度破坏耕地、轻度破坏耕地、中度破坏林地、轻度破坏林地、搬迁旧村址6个评价单元,筛选出了该矿待复垦土地评价因子并确定出该矿区待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为土地科学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6.
产权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农村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创新。文章将在产权理论尤其是产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个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它的经济职能,挖掘我国经济发展中蕴藏在农村经济体中的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57.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8.
在1921-1937年这长达17年的时间里,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方面,历经种种曲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了根据地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使他们得到了其参加革命的唯一热盼——"耕者有其田"。  相似文献   
59.
解读了《福建省教育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稿)》(下简称控制指标)主要内容及其重要参数,结合92指标①、福州地区某普通高等院校新校园区建设用地个案,比较分析新校园区建设用地相关参数,认为该控制指标总体上全方位地有力控制了教育用地,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为了更有利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并满足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尚需在控制指标某些条款进一步斟酌修订,如:规划选址用地指标细化及其前瞻性、建筑容积率更科学合理的计算等。  相似文献   
60.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分散的农业经营给农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索农业产业走出困境的出路,需要对农业产业进行调查分析。湖北省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产业的调查研究具有代表性,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区域中药产业化的长效机制,在分析当地中医药产业三种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与药农一体化"新模型,以期在给农民创造收益的同时有效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