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7258篇
科学研究   634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36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0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82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未来的“校园文学”将向“大校园文学”的方向发生转变。“大校园文学”概念的内核是学生身份。即凡是以学生身份所触及到的层面,都将包含在“大校园文学”的范畴内。这意味着校园文学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2.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这集中体现为魏晋玄学中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人的觉醒"带来了"文的自觉"。魏晋玄学中对人的情感的大胆肯定,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更新。"情感"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性得到认同,文学艺术由重叙事到重抒情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83.
魔鬼撒旦是西方文学的原型之一,探究了该形象的三种流变方式:顺向发展、反向增值和善恶兼备及转换。  相似文献   
84.
重新审视文学教育回归文学教育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边缘化,文学教育这个事关培养新一代具有崇高人格、文化品位和审美鉴赏等诸多能力的基础教育工程也在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尤要重视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深入影响和重大作用,使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中,汲取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性情,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达观的人生态度和清新活泼、睿智深刻的文风。  相似文献   
86.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87.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国内学术界对它的介绍和评论从60年代初即已开始,近半个世纪研究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70年代末至今。文章分别从“垮掉的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垮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对“垮掉”文学的总体评价等方面述评两个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尤其强调两个阶段研究视角、方法、学术观点等的不同之处,力求给国内“垮掉的一代”文学研究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88.
民间文学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人民大众中间的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当前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研究、借鉴的民族文化的“本源”,民间文学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用不可替代。蕴藏在民间文学中的民族精神,是可贵的精神财富,依据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建设并发扬光大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89.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2):14-15,26
民间文学是研究民俗,民间俗信的重要线索和重要依据: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常常反映出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民俗。而民俗又反映着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研究铜仁的民间文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铜仁独特的民俗,而且对于开发铜仁,建设铜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文学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模糊的、流动的,唐以前范畴的外延表现出强大的活性,推动着内涵由"文化性文学"向"审美性文学"演进,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观照,在南北朝终于形成了一个折衷性的泛文学概念.唐以后这个泛文学概念成为惯例,并表现出强烈的保守性,拒绝接纳新的体裁,极力维持着僵化的内涵,导致直到近代,清晰的"审美性文学"范畴在文学史上始终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