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教育   531篇
科学研究   57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是海洋强国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海洋综合实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海洋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对2010年沿海11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山东、上海海洋综合实力最强,辽宁、浙江、天津、福建、江苏处于中等水平,河北、海南、广西海洋综合实力较弱;并通过对沿海11省市区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沿海各地海洋综合实力发展特征。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沿海各省市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省,进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越来越依赖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市场与组织的中间层次,生态系统视角成为创新理论研究范式的新方向。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演进的系统性回顾。本文以科学计量方法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显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四大聚类展开。基于重点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知识演进的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文献、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83.
  新形势下,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挑战,系统提升我国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现有知识创新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仍是以“大学、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框架,无法体现新时代多元化主体、多样化路径、多种创新模式的平行共存与协同演化特征,致使研究者破题“卡脖子”难题时缺乏整合性视角与适用性框架的支撑。本研究基于知识创新范式转型背景下影响我国以系统工具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挑战,深入探究新时代“模式3”知识创新“多重螺旋”(N-tuple helices)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征与拓扑结构。以之为基础,讨论系统性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应对“卡脖子”挑战的可行路径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4.
戴勇  刘颖洁 《科研管理》2022,43(2):46-54
    数字化浪潮推动了企业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平台型企业作为其中最典型的组织形态纷纷涌现。以平台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生态成员种类及其衍生出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如何对平台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内部治理成为学者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领域的12家平台组织进行深入案例研究及半结构化问卷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并结合已有文献提炼出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内部治理的前因变量,并进一步运用fsQCA定性分析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条件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平台技术投资、生态系统开放度、平台控制机制、平台领导力、成员间竞合程度是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内部治理的主要前因变量;(2)单一变量对平台内部治理效果解释力弱,不同条件耦合形成的交易驱动型、服务驱动型、内容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四种组态均能实现高效治理;(3)非高效平台生态系统治理包括全面滞后型和管理无序型两种组态,在缺乏技术投资及控制机制两个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平台内部治理效果受到明显抑制。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揭示不同情境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高效治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以数字商业生态系统(DBE)研究领域的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外部特征、研究知识结构以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研究知识结构由生态系统类比、DBE与数字技术支持、DBE与数字平台设计、DBE与创新商业模式和DBE价值共创五大内容构成;研究热点围绕以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企业价值共创机制展开;最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与实践应用情境三个方面提出数字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可扩展议题。  相似文献   
86.
杨林  郝新亚  沈春蕾  安冬 《资源科学》2022,44(4):716-729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产量面板数据,评估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基于LMDI分解方法解构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提升的贡献因素,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中国海洋渔业的碳汇潜力。研究发现:①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达302.63万t/年,区域差异显著;②包含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会高估海洋渔业贝类碳汇24.24%,而不考虑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会低估海洋渔业碳汇50.70%;③在当前注重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下,到2030年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为335.51万t/年~399.92万t/年,碳汇增长潜力有限。基于此,应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高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持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7.
白雨  丁黎黎  赵昕 《资源科学》2022,44(12):2487-2500
海洋牧场是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其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则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然而,参与主体单一、生态价值回报不足、跨期价值转换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市场化、可持续运作。鉴于此,本文在“政府激励+蓝碳交易”直接机制的基础上融入“蓝碳质押信贷”间接机制,设计了一个涵盖政府、渔企、第三方服务机构(碳交易中心、银行等)3个主体,现期收益与未来收益可转换的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将时间偏好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渔企时间偏好对该机制运作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渔企时间偏好对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影响,对3个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而言,对渔企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三方服务机构、政府。②在直接实现机制中,补贴金额和环境保护税越高,越有利于推动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发展;且相较于补贴,环境保护税这一负激励的推动作用更强。蓝碳现货价格越高,渔企采取海洋牧场模式的意愿越高,但对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蓝碳质押信贷业务的意愿产生倒“V”型影响,即先促进后抑制。③在间接实现机制中,信贷风险越低,质押率越高,就越有利于推动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而守信奖励、违约金等信贷奖惩措施应适中,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实现海洋牧场及其蓝碳生态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以上结论对完善中国海洋牧场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刘嘉玥  郭泉  汪永生  王文涛 《资源科学》2022,44(12):2501-2510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生态坏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海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亟需建立相应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并探索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本文通过编制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核算矩阵,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征收不同程度的海洋生态补偿税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征收生态补偿税的情形下,将政府收入增加的部分作为海洋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生态补偿量。在生态补偿税设置为增值税的5%的情况下,海洋生态补偿量较初始情形相比,提升了4.07倍。②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会引起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国外储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其中,居民收入和国外储蓄受影响较大,企业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受影响较小。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政策,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9.
孙才志  李晓玮 《资源科学》2022,44(6):1238-1251
社会资本作为生产性要素,是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探究社会资本与海洋经济效率的交互响应关系,本文利用SBM超效率模型对2000—2018年沿海11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测度,采用熵值法对社会资本进行量化分析,最后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二者的动态关系。结论如下:①海洋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时间上呈现持续上升的波动发展态势,总体呈现大幅度增长;空间上区域差异明显,差距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N”型发展趋势。②社会资本方面,研究期内各省(市、自治区)社会资本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各省(市、自治区)社会资本水平差异明显,并呈现不断扩大趋势。③从脉冲响应结果来看,各省(市、自治区)社会资本对海洋经济效率均产生促进作用且作用方式不同,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本积累水平的差异;依据作用方式和响应程度可划分为短期波动型、持续波动型和平稳型3种类型;海洋经济效率与社会资本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④从方差分解来看,社会资本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中社会网络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社会信任,最后是社会规范。本文认为,高水平的社会资本将成为海洋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未来应积极提升社会资本在海洋经济领域的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90.
为有效分析船舶交通事故的潜在因果关系,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采用关联规则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制定船舶交通事故关联规则挖掘流程,建立船舶交通事故关联规则分析模型.基于Apriori算法对船舶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事故间的强关联规则.对所挖掘出的强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发现事故致因因素间的潜在关系,并提出事故防范对策以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