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6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11854篇
科学研究   681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744篇
综合类   927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718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910篇
  2007年   1161篇
  2006年   1067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888篇
  2002年   751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91.
中国藏族地区的民间信仰繁多,由来复杂,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西藏拉萨地区虽然号称“法区”,但仍然拥有多种藏传佛教之外的民间信仰,在众多的中国藏区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其他藏区并无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2.
论说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说服就是宣传,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知之以心,衡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范,鉴之以实是说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3.
现代湖南剧作家群受到湖湘文化的潜在影响,其剧作中的人物形象的执拗性格和地方风土人情韵味,与剧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及幼时体验密切相连。楚文化中绚丽奇幻的想象,在现代湖南剧作家心灵深处的复活,一方面使现代湖南剧作家的创作充满着奇幻的想象和怪异的戏剧意象,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这些奇幻怪异的意象,更多地倾向于阴森怪异、反叛叛逆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94.
195.
我国贫困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中小学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艺术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但这并意味着我国贫困农村中小学就缺乏艺术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具备认识艺术课程资源的慧眼,拓开思维,注意挖掘,教师、环境、活动等艺术课程资源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6.
江永女书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以王瑶《中国新学史稿》为代表的现代学史个人写作的小高潮。由于时代话语的原因,这一时期的现代学史作呈现的多是集体话语,个人话语在一定程度被遮蔽了,阶级论、人民性等是这些作所共有的关键性术语。在对作家的审视上,这一批作为“鲁郭茅,巴老曹”模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7.
中国古代传统纹饰艺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它的流变发展反映着人类在不同时期内心的希求与期盼,以及对美的不断追求。而这一发展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不断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和演变,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并从艺术形式、题材和精神旨趣,以及如何从中汲取设计营养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启示,确保了我们能够从传统纹饰艺术的"神"与"意"中找到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8.
艺术设计教育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体制的改革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在办学、管理、招生、就业等体制上,我们也需要积极地革新。  相似文献   
199.
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民性素质、个性素质和人性素质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现代素质教育必须融培养学生民性、发展学生个性和弘扬学生人性于一体,以培养民性为基本、发展个性为核心和弘扬人性为追求,达成民性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0.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pedagogical enthusiasm and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a list of articles concern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ed in Belgian periodicals between 1903 and 1923, the author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itle words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subject was able to evolve. For this purpose, the pertinent title words are grouped into content catego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ontent categories demonstrate specificity compared to other perio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bject at a given moment impli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consists of the emergence, the decline or th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which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se variations to historical facts are substantiated. It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However, such emergence, decline and exchange of categories is only possible on condition that each category is able to vary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This is shown by an autonomy index as well as by an 2‐test. Thus, art education did not drop from the sky as a ready‐to‐teach school subject. Art education is always what the people make of it, which makes reflection on what it could be or has to be so important at any given moment t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