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8414篇
科学研究   54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21篇
综合类   48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性善论"是一种实践理性哲学的概念,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意蕴,强调性善意味着人与物的区别,人的价值的凸显;强调性善即是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肯定;强调性善才可能确立"道之以德"的正确教育原则,才可能为道德教育定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指出有关焦耳定律非独立性的证明中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33.
笔者结合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认为:完善的制度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但企业道德风险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力量。我们必须以树立良好企业道德为根本方法来逐步化解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各种道德风险,不断推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劳作教育”是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劳作学校是实施其“劳作教育”的机构。职业的训练、职业训练的伦理化和共同团体的伦理化是劳作学校的三个基本任务。凯兴斯泰纳关于这三者的精辟见解,对我国职业学校开发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德育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6.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小起的盖茨比》中 ,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 ,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37.
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是高校德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德育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38.
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在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型期社会的无序现象无疑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亚失范、或“失范”的诱发因素,但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忧的内在因素。高校德育要摆脱自身的困境,改变“不作为”的状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把倾斜点放在人格品质的培养上,这不仅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德育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入手,对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欠缺的现状进行逻辑上的解读,从德育教育的“知道———内化———体道”的关系中,对当前的德育工作从现实和理念层面的分析中,寻求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要不断创新发展,注重“道德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满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