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380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1篇
综合类   139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皖籍学人与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皖籍学人对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卓著贡献。全文第一部分以孙家鼐、胡适、陶行知为代表,论证了皖籍学人在创建近代藏书楼、地方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民间流通图书馆过程中的种种努力;第二部分以洪范五、施廷镛、朱家治、陈东原为代表,列举了皖籍学人在中国现代化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原产地域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行分析,建立原产地域自然环境评价体系,将原产地域自然环境适宜度引入到综合评价中,提出结合层次分析法、特尔菲专家咨询法等对原产地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级和确定权重,建立原产地域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从而完成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3.
文学和史学的起源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文史不分家是我国古代治史的传统。随着学术的日益发展则分科愈精密,此前本是一家之体,而今蔚然成一独立学科者,比比皆是。就史学和文学这两大知识门类来看,无论是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还是在西方的学术背景下,两者间的关系既呈现出划然可分的边界,又往往互相含摄、彼此纠缠。自从历史学被划入科学的范畴后,史学和文学之间的问题就尖锐起来。本来是孪生兄弟的史学和文学,如今却在争论何者更早出现,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里,我主要以中国的史学与文学为探讨对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陈菁菁 《科教文汇》2011,(35):58-59
宋初"晚唐体"一派诗人虽然普遍都有学习姚贾的倾向,但是他们的诗风与姚贾并不尽相同。毕竟宋初的文化背景和晚唐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宋初"晚唐体"诗人比起贾岛、姚合,他们的生活态度比较安贫乐闲,诗风和情趣比较冲淡闲逸。因此,"晚唐体"一派诗歌的艺术渊源,似乎可以从姚贾更进一步地向前推溯,上溯到韦应物、刘长卿甚而至于盛唐的王维、孟浩然。  相似文献   
105.
In this study we aim at learning about adolescents’ future fears and wishe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origins with a view to finding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in the furthering of their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ir acculturation process. The study sample comprised 938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64.4% Spanish, 19.7% South American and 12.8% African. Wishes and fears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two open questions and the answers were categorized following traditional content analysis methodology.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olescents wish for a satisfactory job, family an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at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aspects such as their own health and that of their family,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a precarious job, isolation from their family of origin, and not forming a family. The findings also allow us to give differential profiles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he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06.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7.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14,(2):103-106
九月九日定型为民间传统节日是在西汉初期以前,而使用"重阳"这一节日名称,则是在东汉之后。重阳节包含众多习俗因子,许多因子来源于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它们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并不断赋予重阳节俗新的文化内涵,使重阳节俗一再演变。  相似文献   
108.
依据《孙行墓志》并结合文献,对药王孙思邈的家世源流作了相关考证,同时对孙思邈是否入朝为官作了辨析,认为孙思邈终其一生并未出仕.  相似文献   
109.
赵淳及其子侄或能诗,或诗文兼长。赵淳与杜唐、邹祚永等6位诗人结成诗社,不时同游切磋,相互酬唱,题咏流连于大理晴云山一带。赵淳的诗歌创作主“遍游历”,内容多表现苍洱风物。赵淳《赵州诗学源流述》是一篇集中评介赵州26位诗人及诗作风格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赵淳对本土诗学源流的自觉意识,其意义不容忽视。因赵淳本人以及家族成员、诗社成员的传世诗作较少,加之无时人批评表彰,故其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10.
杂剧是元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我国文学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第一流的戏曲艺术.元杂剧中的骂詈语丰富且复杂,通过对元杂剧中与动物有关的骂詈语进行词义溯源研究,探讨其所透射的文化内涵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