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67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question of living with other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of human life, and challenge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s of living with others, where a human being is not just becoming a social but also a moral being through social institutions of societies. This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a social relationship, fostered and nurtured by a given society, place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ossibility of living with others on the other. Drawing on the work from the sociologists Zygmunt Bauman and George Simmel and the philosophers Emmanuel Levinas and Knud Løgstrup we argue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living with others is based on the rights of the other rather than of the rights to determine whom the other is.By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being moral and being social on the other hand, we suggest that the process of socialisation is devastating not only for human beings individuality and his or her moral capacity but also for a responsive educational praxis. We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an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ation as the making of the social being is intimately linked to how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thinks itself.’ This exploration is followed by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he limits of socialisation, and therefore also the limits of education. By considering some of the problems about the making of the social being we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for education to be somewhere else rather than within socialisation. This conclusion leads u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for an educational praxis that embraces the other without holding the individuals otherness against them.  相似文献   
152.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审美与艺术的虚实关系宇宙观高度作本体论论证。他借助“气一元论”思想对宇宙生命本体-“道”的“虚实相生”精神作了唯物论的阐释,并由此指明了中国的艺境追求指向“道艺一体”的理想的必然性。这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成为“中国艺术思想的核心部分”的哲学原。  相似文献   
153.
中国农民因自身表达能力的缺乏,长期以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直出于被代表的地位,也因此丧失了主体性身份。历史上农民主体性身份的取得通常以“否”的,即农民自身身份放弃的方式取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政策对于重新树立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谐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需要大力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作用。“三区”联动即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的具体策略。以同济大学为例,分析大学在“三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5.
本文针对成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日常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他们的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并就一些听力中会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简单讲解。此外,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并结合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56.
文章认为哈代作品《还乡》的女主人公游苔莎充满了朦胧的现代意识,她的行动背离了男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期待和道德规范,张扬了女性确立自我,肯定自我的精神,体现了女性超越自身内在性,寻求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哈代女性角色中最为坚定的反叛者。  相似文献   
157.
跨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西方的一门学科,其发展方兴未艾。本文主要阐述跨文化心理学的研充对象和研究目标、跨文化心理学的一般框架、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跨文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跨文化心理学的性质,为跨文化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我"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作者借"我"表达了对年轻的贞贞的同情和对霞村(解放区)依然存在的浓厚封建意识的批判。在霞村津津乐道的咀嚼贞贞的痛苦时,"我"站在了霞村的对立面,举起了人性解放、妇女解放的大旗。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2.50/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经尿道电切术加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5例,治愈13例,尿道内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2.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0.
对漯河市土壤中金属等元素的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初步摸清了漯河市辖区内土壤中金属等元素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