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5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715篇 |
科学研究 | 305篇 |
体育 | 195篇 |
综合类 | 154篇 |
信息传播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82.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揭示隐藏在海量文献中的隐性知识.[方法/过程]通过NetworkX复杂网络工具包,依据任意两个节点的共现关系构建二模复杂网络模型;对网络模型中节点的共现关系进行加权,计算网络的拓扑信息并进行AP聚类,提取节点间的直接关系;采用AUC方法对AA、JC、加权改进的wAA和wJC等4种... 相似文献
83.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4个分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76名广州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会受到性别与年龄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对青少年的身体价值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达到体育人口的锻炼标准,体育活动才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吸引力和一般自尊产生显著的影响;身体吸引力可以用性别、年龄、锻炼程度进行预测,身体价值感可以用身体吸引力、性别、锻炼程度进行预测,一般自尊可以用身体价值、年龄、身体吸引力进行预测,生活满意感不受锻炼程度的影响,无法用一般自尊、身体自我概念、锻炼程度、年龄及性别等自变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4.
气候变化是自1990年来全球的环境难题,增加森林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林业碳库总系统包含森林碳库和木质林产品碳库两个子系统。本研究结合蓄积量法、单指数衰减模型、生物量消耗法及储量变化法,对1993-2013年的中国林业碳库各子系统进行核算分析,并运用灰色动态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93-2013年中国森林碳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3年中国森林碳汇为175亿t,比1993年森林碳汇提高了约50%,采伐剩余物累计碳排放和森林火灾碳排放分别为1082万t和8 866万t,抵消了森林碳库水平的0.56%;②中国过去20年木质林产品碳库增长迅速,2013年木质林产品总碳储量和新增碳储量分别为9.0亿t和0.5亿t,比1993年分别增加了1.21倍和3.22倍;③201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为184.8亿t,未来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态势预测结果显示,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呈稳定上升趋势,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达到278.43亿t,是1993年林业碳库水平的2.05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扩散与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出一种量化指标测度与知识语义信息挖掘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扩散过程探测方法,以期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扩散研究范式与方法,为学科知识管理及决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方法/过程]在经典量化指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学科知识语义信息,对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学科知识扩散数量及主题特征;建立学科知识扩散Logistic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以社会网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其扩散过程符合幂率分布特征;不同学科吸纳和接受的领域知识主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社会网络知识在学科中的传播扩散进程正处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86.
The chaos characteristics of melt index have been first explored, and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method and time delay embedding method are applied to multiscale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time series of the melt index (MI) in the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industr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bedding delay is 2, the embedding dimension is 5,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D2 is 1.57, and th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is 0.143 for the melt index series, which provide clear evidence of chaotic multiscale features in the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re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are decomposed from the melt index time series; the presence of non-integer fractal correlation dimension and positive fini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are found in some IMF components. The PP melt index ser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haotic signals, a determined signal and a random signal respectively, and its complexity is therefore reduced. Furthermore, the coupling of subscale structures of the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is explored with the dimension of interaction dynamics and a robust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interdependence. It is found that IMF(2) is the main driver in the coupling system of IMF(1)and IMF(2). All these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studying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ith chaotic multiscale theory and may offer more candidate tools to model and control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87.
88.
《市场调查和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市场预测的时间序列法和因果分析法中经常会提到直线方程,关于直线方程的系数求解,不同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现专门针对直线方程的系数求解及应用范围进行例题讲解并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9.
The electrical power sector must undergo a thorough metamorphosis to achieve the ambitious targets i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set forth in the Paris Agreement of 2015. Reducing uncertainty about demand and, in case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upply is importa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pot electricity prices.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d evaluate a context-based technique to anticipate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buildings. We focus on a household with photovoltaic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We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Markov chains, stride predictors and also their combination into a hybrid predictor in modelling the evolution of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ll these methods anticipate electric power based on previous values. The main goal is to determine the best method and its optimal configuration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 (possibly hardware-based)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he role of such a system is to adjust and synchronize through predictio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self-consumption, reducing thus the pressure over the power grid. The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datasets collected from a real system show that the best evaluated predictor is the Markov chain configured with an electric power history of 100 values, a context of one electric power value and the interval size of 1. 相似文献
90.
DONG Chang-bao DAI Jie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Z1)
《史记.秦本纪第五》中"新城"条,正文和张守节引《括地志》对之的注释均有误。考证先从与"新城"相关的"榆次"和"狼孟"开始,确定其在今山西境内;接着从《史记》和先秦的文献以及注释记载,指出新城无小平城别名之说,小平城始建于北魏;最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大胆推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