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0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3220篇
科学研究   29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60篇
综合类   2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dream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rictures of language or the conscious mind, and in its insistently disobedient character, is unwilling to submit to the demands of a deliberate and conscious curriculum. Indeed, we might say that what dreams represent is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obile energy antithetical to a fantasy of smoothly functioning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dreaming’s place in education through two intertwined lenses: the conceptual and the literary. First, we intersperse throughout our paper excerpts from an untitled fictional narrative ab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beaten up, and whose teacher is unable to see their bruises, as they embark on the precarious task of expressing their dreaming, creative selves. We also tur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in particular, Thomas Ogden’s theory of dream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enetrable nature of the dream, and ask how such qualities of unrepresentability might challenge our desires for 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legible answers. We end this piec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shared experienc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y also support a place for dreams.  相似文献   
72.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本科教学为主”大学更应对此高度重视。根据中文专业的课程特点,中文本科教学管理应从强化教师的本科教学意识入手,要求教师以适应本科教学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把明晰的学科意识、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浓厚的人文意识贯注、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全力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3.
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应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读、自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文章从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出发,分析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结合助学系统教学、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个性阅读等方面阐述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4.
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剖析高职院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75.
如果将诗人弗洛斯特比作为一位人生导师的话,那么他的一些诗作就被认定是诗歌体的寓言。它们描写的是动物世界的活动及发人深省的教益,但如寓言一样,其目的在于启迪人们的智慧。本文所选择的诗歌显示了诗人诲人不倦的良苦用心,教导人们如何抵御人间无法回避的恐惧、孤独及死亡。这些寓言诗具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指导人们在困境中能做到自我保护,生活自如。  相似文献   
76.
学科分馆是支持学科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从学科分馆的概念、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等方面探讨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建设学科分馆如何与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77.
随着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实行优胜劣汰的严格管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该文以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历程为实例,阐述加强学科交叉,拓宽研究领域是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8.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基本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这一理论对我国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控和他控问题,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自主学习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9.
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应以内涵发展为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建设要求,建立具有师范特色的本科学科体系,适度发展能与师范专业基础课沟通的非师范专业,形成以师为主、兼顾非师范发展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学科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80.
当前,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已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势头最快的地方。为了使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目的,以法律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不断探索大学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