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隐遁是逸民们在后汉时期保持自身尊严和人格独立的最理想的道路.在这条路上,逸民既可以坚守他们心中的"道",又可以得到统治者的礼遇,他们与统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利用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在<后汉书>的著者范晔那儿也能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eed rural teachers felt for solitude and the place it took in their emotional world. Solitude was not seen by the teachers as a substitute for social life but, rather, considered as enriching it. Unlike loneliness, solitude was sought after and craved as it represented voluntary self-fulfilment in an environment that was considered culturally and often emotionally unfriendly, at times even hostile. Solitude became at the same time a barrier against bigoted and conservative local societies and a symbolic emotional space in which cultural craving could find a place. Teachers felt the need to preserve substantial distance while at the same fulfilling a kind of beneficial “mission civilisatrice”. Expressions of teachers’ solitude, common to various rural environments at that period, will be examined through the test-case of Hebrew settlements (= moshavot) in Galilee, where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dea of solitude seem an appropriate reflection of similar attitudes in larger rural European scopes. The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following issues: the origins of teachers’ solitude as mental response to social tensions, the appearances of intimacy, apparently spontaneous but in fact totally controll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symbolic hedges of solitude and intimacy, different expressions solitude could take and the way offences were considered as attacks on solitude as an emotional refuge. Finally, the article will go through the solitary worlds of one such teacher, Yehuda Antebi.  相似文献   
33.
孤独和爱情是贯穿《百年孤独》这部名著两根交织的绳索,两者因果循环。通过浅析孤独和爱情因果关系,试图解释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历史,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走向团结、复活真爱、建立沟通,才能打破这种孤独,得到真爱。  相似文献   
34.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诗歌向来以冲淡平和著称,当时在诗坛上有“韦柳”之称。本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他性格方面的独特性,由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中唐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铸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性格中有仕与不仕的矛盾冲突,但在两者的冲突中诗人终于找到融合点———心理达到平衡。韦应物诗歌给人以冲淡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冲淡的风格下隐含着诗人性格的孤独因素。  相似文献   
35.
自律精神是师德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深入阐述了自律在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中的至关重要性。并从道德觉悟、内省反思、注重慎独三个方面逐层分析了教师应如何养成自律精神,主张自律精神的养成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日积月累,实现道德升华。  相似文献   
36.
丁玲、萧红、张爱玲三位作家在抗战时期分别塑造了强女人、苦女人、俗女人这样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的生存现状、孤独的悲剧美以及对女性文学现代性的贡献。为抗战时期的文学多样化,女性文学的发展添上了亮色。  相似文献   
37.
尽管易卜生与库切所处年代不同,所属区域不同,但是这两位作家对孤独的理解与分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用作品颠覆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从众的必要性。笔者在分析两位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对从众的必要性进行质疑以及对孤独进行昭扬的过程中,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两位作家的颠覆力度来自他们所选择的自我流散经历,正是这种流散的生活历程,导致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38.
龙永干  罗冬 《天中学刊》2006,21(3):107-112
鲁迅对复仇的提倡旨在解构封建道德中奴隶式的“怨恨”,进行国民性改造。《孤独者》中魏连殳向民众报复的悲剧,唤起的是启蒙者对孤独的澄明与担负。《铸剑》中黑色人的复仇则是创作主体以艺术的方式解读历史时,在感性与理性、艺术表现与现实实存、情感逻辑与价值判断所形成的悖论中进行的“绝望的抗战”。  相似文献   
39.
陶渊明生活在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选拔人才根本不以德才为依据,而看门第的高下和财产的多少。他出身贫寒,不可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使他采取了归隐的态度。知识分子身份和与农民的关系,铸就了他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0.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 ,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 ,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 ,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