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138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8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酉"字本象酒器形,《说文解字》对其古文、篆文的形义解说不确。"酉"部字的本义多与酒有关,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酒文化的诸多内容:中国酒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古代酿酒工艺复杂,酒的种类繁多,如清酒、浊酒、厚酒、薄酒等;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酒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酒色和酒味的多样性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酿酒技艺;在祭祀、筵席等场合的酒礼具有深刻的宗教及文化内涵,有些饮酒习俗甚至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32.
《龙龛手镜》的部首主要承袭《说文解字》而来,少数部首为其首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龙龛手镜》242个部首的来源,并通过讨论与部首相关的问题,来揭示《龙龛》部首设置的特色:一是部首字在正文中是否作字头,二是部中之字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233.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  相似文献   
234.
赵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2):114-69
根据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分类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创新的特点,在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两类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知识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技术企业应当在三个方面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知识库的不断完善,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235.
突变创新要求的资源互补性与企业担心知识泄露、制度障碍等形成的能力陷阱的矛盾,构成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本文从认知因素、组织因素和行为因素来深入分析悖论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对西安市高新区76家医药企业调查研究,回归分析认为,企业通过其资源整合能力(即对认知、组织和行为因素的整合),可以有效利用企业内外资源,提高技术异质性和技术强度对突变创新的影响,解决企业发展中核心能力悖论,进而强化了突变创新的产生。  相似文献   
236.
裴玲  张红红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2):43-46,68
羟基自由基(·OH)进攻嘧啶碱基是破坏核酸造成DNA断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中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胞嘧啶(cysotine,简写为C)受羟基自由基进攻形成的各种可能产物自由基进行几何全优化.根据总能量、键长和自旋密度的计算结果,从理论上确认了C-1、C-3、C-4和C-5位加成机制.得产物自由基C1OH·、C3OH·、C4OH·、C5OH.,且C1OH·、C5OH·易与邻位H脱水得一个更稳定的产物自由基,而C3OH·、C4OH·不易脱水与相邻位H脱水得一个更稳定的产物自由基,这些稳定自由基的形成造成DNA断链损.  相似文献   
237.
合成了一个单臂氮氧自由基配位化合物[Cu(hfac)2(IM2Py)](hfac=六氟乙酰丙酮,IM2Py=2-(2-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基自由基),并对它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Cu(hfac)2(IM2Py)]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每个铜离子通过与二个六氟乙酰丙酮的四个氧原子、吡啶环上的一个氮原子和咪唑环上的一个氮原子配位而处于一个八面体构型中。变温磁化率表明分子内铜离子与氮氧自由基之间在高温下存在铁磁偶合作用,同时发现分子间存在弱的铁磁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238.
采用闪式提取法对杨梅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以出酒率、花色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糖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制备杨梅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2.闪式提取电压50V,闪式提取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112.68%,花色素含量为179.31μg/mL,自由基清除率为83.85%,还原糖含量为18.33%。该工艺提取时间短,酒色鲜艳透亮,口感较佳,是一种快速高效制备杨梅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9.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levels. Firstly, it comprises my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a care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ese reflections are entwined with a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that emphasises themes of power, politics and pragmatism. This subjective, and inevitably partial, account is combined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cademic field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wo disciplines it originates from, sociology and education, but also with the wider field of politics.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different strands with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alesce or diverge, and the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tensions, fissures and struggles within the field will be considered. I also discuss the subject and cont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its 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radical as opposed to reactionary or reformist agendas.  相似文献   
240.
For almost two decades student voice has been used and enacted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for a range of purposes. Student voice theorists have framed it in sociocultural,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nd poststructural terms. It has been located in a range of schooling discourses and there have been powerful critiques of instrumentalist uses of student voice. It has been reified for its potential to leverage schooling reform, associated with accountability, governmentality and technologies of control, and also heralded as a process to activate radical collegiality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school leaders from Aotearoa/New Zealand discursively locate the complex and contested construct of student voice in their schooling settings. Drawing data from principal interviews, discourses inherent in school leader comments are analysed to consider the contribution of student voice. A consideration is provided of how young people are ascribed positions as agents in contemporary Aotearoa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