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702篇
科学研究   19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体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理论、均衡理论和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现实应用,亦是体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形式。我国体育扶贫经历了从单一政策性扶持到多元社会融入的发展变革。但在现阶段还存在社会认知度有限、政策针对性不强、参与主体和方法手段相对单一、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要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将体育扶贫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创新体育扶贫的形式与内容;完善配套政策,为体育扶贫营造良好的环境;唤醒扶贫对象的脱贫意识,激活乡村振兴的自我发展动力;加强体育文化精准扶贫,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工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王伟 《兰台世界》2021,(3):89-92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建立农村经济困难大学生档案有助于准确地认定资助对象、精准地确定资助方案、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目前,高校在农村贫困生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信息不真实、更新不及时、档案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大资料审查力度、实施动态化管理、坚持育人为本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穷困抗辩权又称紧急需要抗辩权、拒绝赠与之抗辩权或赠与履行之拒绝权,是赠与人自己权益保护的制度.各国立法都规定了这一制度.本文试就穷困抗辩权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及与抗辩权相关的一些问题予以探讨,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适用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一批高等医学院校陆续开展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培养工作,但学生入学后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扎实开展入学教育工作、构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学校与定向单位联合培养机制和实行“先培养、后分配”的就业方式等增强和激励医学定向生学习动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36.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中国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但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扶贫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财力不足、效率偏低、强化官僚系统及容易滋生腐败等不足,从而需要重视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在扶贫中的作用,主张走官民结合的扶贫道路。  相似文献   
37.
针对重庆市308位参与精准扶贫活动的科技特派员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特征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帮扶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得出: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思想意识、工作技能、指导帮扶能力、创业帮扶能力四个维度19项指标。科技特派员的思想意识对其创业帮扶能力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工作技能对其指导帮扶能力和创业帮扶能力均具有积极影响,优秀的帮扶能力可以对精准扶贫帮扶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应根据该胜任力模型建立提高科技特派员胜任力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8.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当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较低的人口素质以及众多的贫困人口的存在,成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口角度,必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人口素质,并采取措施消除农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39.
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体育是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贫困问题是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而社会排斥是造成农村体育贫困的根源.通过对农村体育贫困现状的审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从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组织等4个维度来探讨造成农村体育贫困的原因,并提出反对社会排斥与解决农村体育贫困的对策,以期丰富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为体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重要但受到忽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体育纳入精准扶贫中,采用"体育+健康"、"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多种组合扶贫模式,能推动贫困地区在健康、文化脱贫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同步脱贫,从而构成体育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从实践探索来看,体育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方法不成熟、精准识别对象不均衡、精准帮扶主体比较单一、精准帮扶措施比较简单、精准帮扶脱离靶向、精准脱贫成效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最后,结合以上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