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20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实地勘察、深度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芹草洋茶庄园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挑战进行分析。通过专家调查权重法,构造芹草洋茶庄园总体发展战略四边形,结果表明:芹草洋茶庄园应将WO战略作为主导战略,即利用机会、回避弱点,同时要统筹SO战略,依托机遇、发扬优势。依据这一战略思路,拟制出推动芹草洋茶庄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2.
茶文化图书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供给侧角度来审视,中国茶文化图书的出版在出版方式和理念上还存在较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供需错位和创新不够两大方面。以英国茶文化读本《与简·奥斯汀喝茶》出版特点为例,从文学著作搭桥、烹饪饮食点睛、语言与视觉艺术并重等方面,提出中国茶文化图书出版的内容创新策略,为中国茶文化图书出版实现供给内容升级,精准锁定阅读对象,有效扩大供给,助力中国茶文化的普及和“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沸水提取,二甲基亚砜溶解.六甲基二硅氨烷和三甲基氯硅烷为衍生试剂,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五加参茶中的糖含量,共测出6种单糖.操作方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在pH9.0的氨性介质中,Mn(Ⅱ)-5-Br-PADAP-微乳液红色络合物形成的适宜条件和络合物的稳定性等.锰含量在0.1~0.5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A=1.659 4C 0.033 5(C的单位μg/mL),相关系数r=0.999 3,其表观摩尔系数1.068×10~5 L·mol~(-1)·cm~(-1).测定6次相对偏差小于3.0%,加标回收率在102.0%~106.8%.用该法测定茶叶中的锰,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立足于交易费用视角,对峨桥茶叶批发市场这个微观经济组织进行分析,揭示了峨桥茶市崛起的原因——小政府形成大市场,强调了降低交易费用在其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以茶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茶叶种类、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咖啡因产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优的条件为:红茶,无水乙醇140mL,反应时间3小时。在此条件下咖啡因的产率为1.99%,纯度是98.4%。对目标化合物进行UV、IR表征,确定为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7.
茶与琴棋书画一样,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宋代词作大兴,饮茶词也孕育而生。它在保留了大量饮茶风俗的同时为我们传达了宋人饮茶的意味和境界。南宋时,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就以茶为伴,并写下了性之所至的佳篇,为后人品评。  相似文献   
108.
皖山茶发脉久远,且在唐宋时期位于全国顶级珍品之列。皖山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传承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皖江文化的内涵与风采。对皖山茶文化系统地发掘可为皖江地区名茶资源的继承发展提供可鉴亮点与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炭焙—电烘焙技术的武夷岩茶烘焙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君  李细荣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70-71,139
探讨了炭焙、电烘焙武夷岩茶的工艺特点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炭焙—电烘焙相结合的茶叶烘焙机总体结构及恒温加热自动控制电路,对试制的样机进行茶烘焙试验,具有很好的效果,提升了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0.
蒙古族拥有独特的茶文化,茶饮历史与茶马贸易史源远流长。蒙古族茶饮功能丰富,茶的种类多,不但有大量外来的本味茶,还有本土化的风味茶。烹制茶饮使用的器具与工艺独特,茶俗富有民族特色,茶礼内涵深厚。通过对蒙古族茶饮习俗养成、茶叶贸易历史演进、茶饮种类演变的追溯,对独特的制茶工艺,丰富的茶礼、茶俗的梳理,可以领悟到蒙古族茶文化在中华饮食文化园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