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266篇
科学研究   237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Beijing,27 May 2014Friend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mmunity,Ladies and Gentlemen,I am delighted to attend the 2014 annual meeting of the Global Research Council in Beijing.Established in 2012,the council is a you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organization but has strong vitality and unlimited future.The council held its fi rst annual meeting in a developed country and is holding this year’s meeting in a developing one.This shows its global vision and dedication to openness and cooperation.The theme of this meeting,"Open Access and Shaping the Future",meets practical needs and reflects future trends.  相似文献   
182.
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时空修复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从时间修复、空间修复两个视角由宏、中、微观三个维度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关系展开理论构建及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U型关系,进一步创新性的使用历史维度工具变量(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中国古代城市城墙数据)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展开内生性检验识别,再运用门槛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的结构变化点作用机制进行探寻。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发展呈现U型作用,说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的产业升级高级化与产业多样化发展起到先抑制再推动的作用关系,当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1 442项,会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影响受到科学支出水平的约束限制,科学支出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的边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3.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技术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是专利、论文等的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技术发展趋向于局部改进和渐进创新,少见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这实质上是技术领域的内卷化。面对技术内卷的涌现蔓延,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提是对其进行科学测度。为科学测度技术内卷,避免专利数量的过快增长干扰研究,从专利类别分析入手开展研究;将发明专利划分为基本专利和同族专利,同族专利是围绕基本专利衍生形成的,反映领域技术的细微改进和渐进创新;选择同族专利为突破口,研究构建测度内卷的技术内卷指数。然后,以化学电池技术为研究样本,针对长周期的技术发展过程,运用研究构建的技术内卷指数,定量测度和划分技术内卷的演进阶段,分析得出技术内卷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185.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86.
针对目前区域创新评价缺乏与区域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相结合的不足,在国内外创新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结合目标值法和标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维度构建包括20个基础指标的城市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广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测算结果显示,广州市科技创新水平总体提升,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企业创新活力日益增强,科技创新绩效显著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但进一步分析可见,在财政科技投入、企业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最后,提出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以及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等促进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7.
孙可哿  周冯琦  尚勇敏 《资源科学》2022,44(6):1119-1137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减排一方面依赖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火力发电部门能源强度的降低。本文基于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层面数据,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框架中纳入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3种技术进步来源,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估计成本函数系数,进而估算要素替代弹性,分析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要素投入及能源强度的影响,讨论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研究结论发现:①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带来显著的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节约,均对能源强度下降有显著贡献;相较于东部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西部企业、小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较弱。②环境规制主要通过设备更新等直接效应实现能源偏向性技术进步,而通过企业研发投入的间接机制实现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通过促进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建设区域间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组合等措施,激励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火力发电行业能源要素节约、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8.
技术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创新的实际数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21项指标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的2011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地,对陕西与我国其他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文章的结论对陕西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相关经济发展政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在项目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例,阐述了护理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提出了护理专业的体育课程模块和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0.
对湖北省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实施竞技体育规划战略;提升竞技人力资源水平;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优化及布局;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