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72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同情探微     
同情是主体与客体——遭遇不幸的人的情感共鸣。亚当.斯密对同情概念的发展是对同情伦理学的杰出贡献,但并非对同情内涵的真正揭示。同情的产生是从同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客观差异到主观平等的过程。同情对主体而言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人们苦于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也苦于对不幸的人表示不同情。因为同情这种美德能最终导致快乐总量的增加,所以能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72.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73.
“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儒学知识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儒家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总体上讲,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回答是: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这对于我们当今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美德是一种以自我牺牲作为利他的手段的道德品质。美德的崇高性表现为对人的情感欲望和生命的超越。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美德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价值预设。因此,美德是一种精英道德和情境道德,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道德建设应以底线道德为起点,以美德为归宿,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5.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in this world isreally important. It's the richness that wehave which, in fact, will save us from beingcaught up in one big idea'.Tim Berners-Lee (inventor of the Web)addressing the 10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Web Conference, Hong Kong.``Globalization must not be a new version ofcolonialism. It must respect the diversity ofcultures which, within the universal harmony ofpeoples, are life's interpretative keys'.Pope John Paul II.``It is the stillest words that bring on thestorm. Thoughts that come on doves' feet guidethe world'.The Stillest Hour, Thus Spoke Zarathustra.  相似文献   
76.
文章认为,<诗经>中的"文"作为"文德"之义,是周人的创造,有特定的内涵是天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和襟怀,是人的品德的最高境界."文"起源于"赋",其中有远古宗教色彩,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二者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土壤.  相似文献   
77.
“以德治国”是继“依法治国”之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 的德治传统,并不断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经验而发展形成的新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7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排斥竞争,但这种竞争不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而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个体适应良性竞争所需要的竞争力也必须是良性竞争力--既能给个人带来成功又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竞争力.美德正是这样一种良性竞争力.  相似文献   
79.
论柳宗元的“德治”与“民本”思想及其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是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0.
道德秩序和法津秩序是任何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秩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我们不仅需要法治 ,而且也需要德治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的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