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明治的汉学家与中国陶德民著,日本关西大学出版社,2007汉学(中国学)就其属性来说,是一门"跨文化"的学问,涉及双边甚至多边文化领域。就其研究者主体来说,他是在异域历史环境和异文化氛围中研究中国、发表见解的人,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属于他所归属的那个异文化范畴;就其研究对象客体来说,它是针对本国以外的另一个对象国——中国的研究,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又  相似文献   
3.
范军 《编辑之友》2006,(3):73-75
老出版人李瑞良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出版了<中国目录学史>、<秦汉时期的书籍文化>、<福建出版史话>、<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等专著,另有论文数十篇见诸报章.  相似文献   
4.
邵廷采.(1648-1710),浙江余姚人,是浙东史学史上一名重要的历史学家。他的《思复堂集》得到了章学诚、谢国桢等名学的推崇。此书不仅在史传纂写等方面对浙东史学有着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献保存上作用很大。它保存了大量明代和明清之际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记录,同时也详细勾画了浙东学术史的脉络,对我们研究浙东学术史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纪录了上世纪80年代走入图书馆领域的一代图书馆学人所经历的学术历程,描述了他们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群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蕴和很强的系统性。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史进行研究,是传统教学思想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当前教学改革提供坚实"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必然选择,也是培育与提升中华民族教学自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巨大。江南从唐后期以来,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宋代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成为中央政权的财政支柱。多年来有关宋代江南经济的研究已经出版了较多论著,以这些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宋代江南经济研究的学术史作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人学的研究基本上与当代中国人学的研究同步,走过了45年的发展历程。回顾教育人学的研究历程,具体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人学思潮的涌动期,这一时期教育人学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研究中诸多关涉人的问题的呼吁与倡导;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最初10年,完成教育人学的学科化制度建构期,这一时期教育人学的特征表现为从学科化制度层面完成了作为一门学科即教育人学的建构;三是从2010年至今,教育人学的持续深化发展期,这一时期教育人学的特征表现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人学持续受到关注,教育人学的许多主张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反思教育人学发展历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为教育人学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前瞻教育人学发展的未来愿景,一是进一步夯实教育人学的学理根基,二是让教育人学的主张更好更多地播撒到一线教师,让中国教育更具有人性的温度与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