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墨迹鉴定、含水率分析、C-14测年再加上树轮校正,一切可能的科技手段都被用上,只为了证明2008年出现的"清华简"古书比秦始皇更老。伴随一缕轻烟从试管底部升起,两块竹片瞬间化为乌有。这两片竹片的年龄也许已经超过了2000岁。它们是从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72.
二、自赏自学汲取营养修身养性也不失高雅 以艺术求美,通过零距离地收藏文物(艺术品)是一条直接的通路。欣赏、把玩艺术品,发现美、追求美,达到了怡情养性的目的,这就是古人说的“吾养吾浩然正气”。修养的方式也是多元的,而收藏是其中以玩的方式去修身的一种。当代大收藏家王世襄,上海博物馆家具馆的全套80件明式家具,就是他的旧藏。  相似文献   
73.
马传德 《收藏》2013,(8):76-78
2012年是我父亲马定祥的好友李伟先诞辰120周年,上海博物馆为其出版了《纸上繁华——李伟先先生旧藏纸币掇英》,这是第一部介绍李伟先捐献纸币的藏品集。  相似文献   
74.
《收藏界》2013,(7):135-136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上海博物馆承办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成果推广培训班日前在上海举行。据“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我国拥有博物馆藏品3018万件(套),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有230多万件为重度以上腐蚀。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环境。  相似文献   
75.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11):78-79
圜钱是战国中后期出现的一种货币,圆形圆孔,虽然流通时间较短,但在货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存世稀少,历来受到藏家的重视。圜钱是战国时期出现最晚的一种货币形式,最早铸造圜钱的应为战国中期的魏国,后广泛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西边  相似文献   
76.
晓寒 《收藏》2013,(13):156-157
2011年拍卖是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盈时)成立后的首场拍卖,这场拍卖创造了近10亿元的成交额,被业界誉为"黑马"。2012年秋拍又推出了"游赏无穷——古代精品书画"和"四王吴恽"专场,在整个古代书画收藏界引起轰动,被媒体誉为近年来质量最好的古代书画专场,有专家当场赞叹多件拍品均属"博物馆级"精品。最终,"清四家"之一王时敏的作品《春日山水图》被上海龙美术馆以1600万元收入囊中;一套王石谷的精品册页《耕烟散人仿古人山水》,惜与大陆藏家擦肩而过,被台湾私人美术馆收藏;而拍卖之前就引发广泛关注的朱玉《揭钵国》则以2990万元的高价被上海博物馆低调购得。  相似文献   
77.
杨茜 《中国博物馆》2013,(1):104-108
以2001—201O年上海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从展览数量、展览时长、展览周期、国内国外展览、联合展览、古代与现代展览、展览类型、临时展览网上介绍等方面对上海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临时展览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8.
《收藏》2006,(3):79-79
上海消息:3年前,一场“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让上海出现了排长队看国宝的空前盛况。2005年年底,这种场面再现,一场国宝荟萃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藏品展”于12月30日至2006年2月4日在上博开展。共展出从晋代至元代的书画精品103件,其中绘画67件,书法36件,无一展品与3年前的国宝展重复。这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61件,上海博物馆所藏42件。这些作品都是名家大师的传世名作、存世罕见的孤本珍品以及新近入藏的精品重器,足以使这次展览成为继国宝展之后的又一次书画盛典。  相似文献   
79.
陆明华 《收藏》2011,(3):20-25
昔年渡海西去,今日航空东归,90余件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流转二三百年后重新回到中国,这是荷兰收藏家(Henk B.Nieuwenhuys)尼汉克先生的一个壮举,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批明清景德镇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此举令人钦佩和赞叹。这批瓷器均是贸易瓷,绝大多数是青花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国内收藏中不多见的物品。  相似文献   
80.
《收藏》2011,(10)
山水人物观音对瓶珐琅精品中的极品皇家瓷器中的贵族该对瓶将中国山水画和珐琅彩瓷完美结合,瓶身以珐琅彩绘青绿山水人物图,画面为皇室西苑和圆明园的休闲生活写照,加描金彩,景象不凡,极富立体感和感染力。另有乾隆皇帝亲笔题诗,诗书画印四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