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7615篇
科学研究   632篇
各国文化   850篇
体育   954篇
综合类   345篇
文化理论   389篇
信息传播   418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1011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41.
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张厚生与钱亚新两位图书馆学家的交往是不容忽视的一页。论文从相遇相识、学术通信、科研合作、日常交往等方面梳理了张厚生与钱亚新的学术交往,较好呈现了学术前辈提携培养后辈与学术后辈尊重学术前辈的学术承传和敬老的传统。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高校档案工作者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与职责。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对高校现有馆藏资料的二次加工和再利用。编史修志,不仅承载着高校历史的点滴及精髓,也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及繁荣。如何使档案编研工作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逐渐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一)高校档案编研形式高校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实物、图像、文献等一手资料较多。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146.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分期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服务圈的距离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两个因素将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从入藏文献形式、服务对象和方式等图书馆要素变化情况归纳了每个阶段图书馆的特征.据此提出信息化图书馆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服务资源数字化、服务途径网络化、服务组织联盟化.  相似文献   
148.
一场严重的地震灾难,让中国的传媒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也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传媒界和社会各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从理念层面上开始思考更深入的传媒文化问题。 这里仅以传媒的特质与某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交叉点为出发点来探讨。首先,此次灾难报道让人们对中国传媒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新鲜的认知和更深刻的思考。传媒的动员社会、整合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9.
北京奥运会无疑是2008年“地球村”村民共同关注.特别是13亿中国人满怀激情格外关注的“媒介事件”。在各类传统媒体倾力报道这一“大热门”的时刻.以互联网为龙头的新媒体终于第一次全方位展露出自己的传播威力和魅力.从而为奥运会传播史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0.
张鹏 《青年记者》2008,(8):70-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我国各类组织的重视。这其中,管理类期刊在推广普及管理知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企业管理》和《中外管理》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企业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内容与形式上对二刊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