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0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782.
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但他也是一位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可以归纳为诗、书信和小言三大部分。少年情怀的诗朱生豪的文才从诗歌开始展露。1927、1928、1929年,嘉兴秀州中学校刊《秀州钟》上分别刊载了朱生豪写的三首诗歌《城墙晚眺》《柳荫中》《雨丝》。这是现在找到的朱生豪最早的习作。  相似文献   
783.
本文细致考察郁达夫与原配夫人孙荃的感情状态,结合郁达夫1917年相关日记及郁孙往来书信,并以此为基础调查走访。从史料角度出发,把1917年有关郁达夫与孙荃的婚约形成、第一次会面、书信往来等,作一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对于郁孙的婚姻是否是包办婚姻,二者感情如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84.
《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载录崔张往来诗词书信,在内容、数量以及往来唱和的情况上,同中有别。《莺莺传》中往来应答的少,依韵唱和的没有;《董西厢》中出现了依韵唱和的情况;《王西厢》中则绝大多数是往来应答、依韵唱和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崔张爱情形态由单向过渡到双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5.
那些泛黄的信纸是我在床下的小木箱里翻东西的时候,从一个大信封里掉出来的。是妈妈的字迹。“今天读完你推荐的《金粉世家》,自觉不及《红楼梦》的十分之一。你批评琼瑶的小说庸俗,我却认为它细腻、优美……不过,我还是决心像你希望的那样,多看世界名著。我想,这样就能离你近一些吧。”  相似文献   
786.
1993年5月,受91岁高龄的顾毓琇委托,程君复教授从美国带回一批珍藏了六七十年的珍贵书信,捐赠给顾先生的母校清华大学。其中有三封是闻一多先生写给顾毓琇先生的亲笔信:一封信写于1922年,另外两封皆为1938年所作。信纸质地为竹木草纸,颜色微微发黄。信笺十六开,三封共六页。文字为小楷毛笔书写,自右向左,竖行排列。  相似文献   
787.
钟明 《现代教学》2014,(1):125-125
小孙,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男生。高一刚开始的两个月,他表现良好,我没有看出他存在的问题。然而,不久后的期中考试成绩揭晓,他的成绩让我吃了一惊——班级倒数第三。我觉得有必要和他作一次交流。然而,交流的结果令我沮丧,他一直保持沉默,时不时简单回答一句,交流最终只能草草收场。看来,在小孙眼中,我还不是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倾诉的对象。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走进他的内心呢?  相似文献   
788.
【缘起】为了传承常州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弘扬常州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深切感受常州传统文化的魅力,2013年寒假,学校要求高一年级学生调研常州历史文化遗址,并将调研结果作为作业交回。开学后,笔者所带班级的很多学生交回了自己的调研成果。这些成果中不乏文字优美的佳作,也有不少真情实意的体会,其中吕祉蔌同学关于常州市的一处古文化街区前后北岸的表述,令我眼前一亮。我们布置作业时强调原创,提倡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789.
为开掘生活泉源,让学生体验到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传递,自然成就一篇习作,选取结对班级,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基于班级书信交往的习作教学实践。班级书信交往,提供了倾诉对象,营造了习作氛围,激发了习作兴趣,活跃了习作思维;另一方面,它触发了言语觉醒,促进了情感沟通,挖掘了习作素材,提升了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790.
时间永是流驶,一段旧的过往很快就会被一段新的记忆取代。这些被遗忘的时光,藏匿于生命的河床深处,直到河流干涸也未必能得见天日。而那些被泥土层层包裹起来的东西中,有许多都寄托了极珍贵极温暖的情感,只是逐渐被人忘却了。比如一封古早的信,儿时装小玩意的木头匣子,夹在某本书中却再也找不到的那张便笺纸……还有一些,是明明仍握在手里,却也心如很快就要丢弃了。在新与旧的不断更迭之中,我们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