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章文 《资源科学》1993,15(3):55-63
本文对武陵山脉中段的张家界地区的气候特性和气候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形复杂、景观奇特,不仅气候温和宜人,空气湿润清新、降水充沛云雾多、天气现象复杂,具有优越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而且热量、水分资源充足,光、热、水丰值期与植物生长期同步,是以多种动物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林副产品多,茶叶品质好产量高,具有发展优质、丰富、高效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张家界应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景观,以求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2.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相似文献   
93.
台湾山地雾林带的水分与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台湾扁柏森林生态系的养分及水分循环研究现况。研究样区位于台湾宜兰县栖兰山区,海拔高度1400m~1800m,为一个台湾扁柏天然下种更新林,树龄在50年以下。在此长期生态系研究的初期阶段(2002年~2005年),研究项目主要为生态系基础数据的建立,包括气象数据、生物量、养分存量、大气养分输入量、枯落物量、土壤水养分输出量、及蒸发散量的监测。在大气养分输入研究中,云雾水分以及养分的沉降量估算,是研究重点项目。除了基础监测项目外,本样区也进行了枯落物控制实验,以探讨台风对土壤养分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游灵宝山记     
正我曾多次游览灵宝山,每一次去内心都是充满无限神往之情,她的神韵总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真有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慨。有一次有幸带云南师范大学的老师登临无量山,畅游灵宝山。那天天还未亮,便驱车前往,当汽车驶过老虎垭口,只见山间云雾缭绕,一片片茶林时隐时现,车子驶过,仿佛腾云驾雾于仙境中。不一会儿,便到了灵宝山脚,仰望灵宝山直插云天,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沿林间土路徐徐爬行,穿梭于古树枯藤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层林叠嶂,隐天蔽日。行走其间,顿觉清幽寂静,神清气爽。穿过这段丛林,又踏上蜿蜒石板小道,约十多  相似文献   
95.
一、观察时间 2009年10月30日下午2:30-3:10 二、观察地点 桂林市七星区龙隐小学多媒体教室 三、观察对象 桂林市龙隐小学三年级(1)班48名学生  相似文献   
96.
王芝凌 《山东教育》2009,(10):25-2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  相似文献   
97.
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们经常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感悟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这点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不足、方法欠当,经常遭遇因生活实际带来的“尴尬”,以致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疑云重重”,学生对探究出的结论也“似瞳非懂”。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尴尬,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和清晰的数学呢?下面笔者结合两则案例,就此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98.
许多数学题目都藏有隐含条件,如果我们找到了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之间的联系,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不信,你瞧:  相似文献   
99.
赶赴高考 抗战胜利后,我在贵州的许多高中同学都纷纷回到"下江"(长江中下游省份——编者注),有的在北平,有的在南京,有的在上海.高中三年级时,我已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这个群山封闭的高原之城——贵阳.1948年7月,我一个人搭便车到重庆参加了高考.这是一辆运货的大卡车,我坐在许多木箱之间颠簸,穿行在云雾和峭壁之间.久已闻名的七十二拐、吊尸岩等地名吓得我一路心惊胆颤!好不容易来到了重庆沙坪坝原中央大学旧址,西南地区的考场就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