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孔子主张以家治国,"仁"政与"礼"治并用的办法,并建立起严格的等级制度,以维护"礼",约束"仁".他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要修身正己,勤政务政,同时,为政要清正廉洁,在用人选人上应不唯亲,要以贤才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论韩愈、李翱的经学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韩愈、李翱的经学贡献作了专门探讨,认为韩愈和李翱各有侧重、各有贡献,彼此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他们在舍传求经、以意改经和原经求道、依经立义方面对当时及后人都深有影响,尤其是特别重视《盂子》、《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并依据这些经典对仁政王道及其性情理论作出阐发,使得儒家内圣外王之学逐渐由偏于外王向偏于内圣转型,在经典选择和理论建构上都为宋明理学作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时代受不同价值观影响,对关汉卿杂剧尤其是其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文化思想意义作出了不同评判。我们认为《窦娥冤》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使命感,立足于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足于进取精神和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有论者认为,孟子仁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一切为人民而政治,统治者的利益从属于人民利益之下,是君服侍民。其实,孟子提倡实行仁政,其目的是为了君王能够保有自己的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提出要让民有基本生存的条件,能够活下去,首先要让民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作。其仁政措施主要体现在征税政策上。但他明确表示,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要得到保证。孟子认为,亲亲是比仁民更高层次的关系和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仁民让位于亲亲。孟子所反对的诸侯间为争夺土地而进行的战争,与他所倡导的仁政并不一定是对立和矛盾的,其目的都是维护统治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NCLB与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倾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美国教育改革法案《不证一个孩子落伍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布什政府教育施政纲领的正式形成。文章大致地将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出台的政策背景、法案的基本要旨作概括性地分析与评述,力图揭示美国现行教育政策所内含的价值与实践取向,以及它有可能给美国教育实践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孟子官德论     
孟子主张“发政施仁”(以德治国),“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实施“仁政”者,必须守“仁”有德,“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因此,官吏们必须做好三件事:修德正身,施德泽民,育德安邦。这就是孟子的官德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元杂剧公案剧的创作中,儒家思想处于主导地位。本文从“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中所反映的儒家“仁政”、“人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规范的角度,来阐释剧作家在公案剧创作中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20.
孟子将“义”与“利”这两个伦理概念统归在以性善论为释义背景的仁政思想之下,形成了先秦儒学理性化、现世化的义利观。以“义”统“利”、“义”“利”相兼的义利观既是对儒学理想主义社会模式的继承,也是战略时代儒学走向现实的一个表现。它将个体的否定性纳入总体化的德性伦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群体权力的外在意义,为“仁”的实现找到了内在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