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896年.七十四岁的“大清钦差头等出使”李鸿章(1823—1901),出访欧美八国。不久前,这位“裱糊匠”代表晚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落得“国人皆日可杀”的地步,他自己也发誓“终生不再覆日地”。此番出访欧美,自然为了实现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8月28日,他到访美国.受到美国人的国宾待遇,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想目睹帝国总理大臣的风采。美国的媒体、商家也抓住这次良机,借李鸿章名义为自己打广告。  相似文献   
12.
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政策,导源于春秋时代,经西汉以后历代统治者的完善与发展,沿用至晚清。李鸿章继承了这一传统政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即结合国际均势主义理论,利用均势,利用矛盾,为中国赢得了一定时期的相对和平。但历史证明李鸿章在其外交实践中,最终还是成为悲剧人物。而他的悲剧正恰恰再次证实了“弱国无外交”。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当时经历中国对外交涉次数最多的人。在他的外交生涯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因此,他的外交活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是在中国国力孱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要么是在战败以后,要么是在强敌武力威胁下进行的。所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价不应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夷制夷方略是战国以来中原民族政权统治者在依靠自身力量之外,寻求其他民族的力量以驾驭、牵制、抗衡、打击给自身带来威胁的另一民族力量,实现其民族政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农业与游牧民族二元对立下新型战争的挑战和武帝外事四夷对以夷制夷方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晚清铁路建设的主要主持人之一,张之洞的铁路外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进程.文章从铁路外债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张之洞的铁路外债观.让利争权的维权思想,体现了张之洞的国家主权意识.以夷制夷的制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清铁路外债受制于人、利权外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两汉政权运用“以夷制夷”策略时间长,达300多年;次数多,达100多次;地域广,遍及东西南北四周诸“夷”,有南北匈奴兵、西域兵、羌胡兵、乌桓兵、鲜卑兵、南粤兵、西南夷兵、丁零兵、高旬郦兵、夫余兵、休屠各兵以及各属国兵等。两汉政权实行的“以夷制夷”策略,弥补了汉军的兵员不足和某些缺陷,改变了汉军中的兵员结构和兵役制度,革新了汉军的战略、战术和技术,减轻了内郡人民的兵役负担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困难,节约了军费开支,推动了民族间的合作与融合,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元勋 《现代语文》2007,(5):101-101
以夷制夷”一语的发明者为宋代王安石。“以夷制夷”旨在利用夷人控制夷人,以达到统治的目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以敌制敌”、“以敌攻敌”即由此推衍而来。假如用“以夷制夷”这个“旧瓶”来装“新酒”,则可化为语文教育谋略。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前夕,列强在东北展开角逐,并针对时势变化,调整对东北边疆的政策,加强了对东北的渗透及侵略活动,于此情形下,清王朝对此做出了内外两个方面的被动回应:即对外联合美国抵制日俄侵略,对内实施东北新政。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日战争中他筹防所辖的湖广、两江,却不援在前线作战的北洋军队;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他的保台计划和实践也以其个人声誉和仕途为转移.因此,在中日战争期间,张之洞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这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夷制夷”策略在西汉前期就已提出。因受国力限制,未将其付诸大的实践;汉武帝时至西汉后期将其付诸实践;到了东汉,属大规模运用阶段。究其缘由:一是在征兵制下,内郡人民到边境“屯戍一岁”,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二是,就地“以夷制夷”。无远征之劳;三是东汉政权“罢边郡亭候吏卒”后,制“夷”多依赖“夷兵”;此外,周边诸“夷”中以及“夷”之内部恰恰有永远可以利用的力量和长处、矛盾和弱点。因此,“以夷制夷”策略在两汉时期的发展便是符合规律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