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108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113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3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5):129-133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的"伟大"理念将音乐学从传统反映论的解释框架当中解放出来,并提供了一种参照,一种看待音乐生成实践的视角和眼光,它辨别了"历史的伟大"与"艺术的伟大"两种情状,实现了音乐学从内部理论研究向外部研究的转型。深入探讨音乐学的美学转向问题,可以拓宽音乐学的研究视野,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无限场域。  相似文献   
72.
73.
习总书记曾数次在重要场合发表有关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这对于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山西省地域文化、探索山西声乐未来发展以及增强山西声乐文化自信心等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态方面,提出了以“陶泥时代”为第三种文明形态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缺乏衔接与过渡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四大文化复兴”观念,更是一种学科理论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75.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德性伦理过程的发展中,麦金太尔、威廉斯等人认为,自近代以来,德性的失落与现代道德哲学中过度扩张理性以构建所谓的规则密切相关。他们就此批判康德的理性和绝对命令,力主伦理反理论的思想,开创了反理论的德性伦理思想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77.
78.
7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党创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成功之道,是激发全党践行初心使命最持久最根本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赓续伟大的建党精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涵养功能,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深刻内涵,探索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路径,有助于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和思想引导,外化为行动自觉和实践依循。  相似文献   
80.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强劲动力。通过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旨趣、价值诉求、价值意蕴,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价值逻辑结构,标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遵循。在此基础上,以立足党指导思想的顶层设计、构筑“大思政课”主要阵地、拓宽多元场域传播渠道、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为着力点,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赓续高校师生的精神血脉,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