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桂乙雯 《文教资料》2010,(18):219-221
许地山的前期创作是以宗教为底色的,因此,具有浓重的宗教内涵。而《春桃》这篇作品从虚无转向现实,是许地山的转折之作。春桃的思想没有受到宗教的束缚,她在"无意识"中给予了我们震撼,而这种"无意识"正是她没有被压抑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展现了她强烈的生存意志。在她身上所散发的是人性的光辉,是佛性光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在《佛性与般若》一书里,所描述的佛菩萨境界是一菩提心即寂即照的圆融无碍的自由状态,从美学视域来看,亦是一审美境界的极致状态。天台圆教系统所彰著的相而无相无相而相的圆融义理,是探索建构实践-修证美学系统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西游记>通过多种载体,表达了丰富的佛教内容.作品在运用回目、诗歌、偈语、情节、细节、对话或佛经原文等多种载体表达佛教内容的同时,连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也没有放过.尤其是唐僧的三个主要徒弟的名字"悟空"、"悟能"、"悟净",都有着深刻的佛教寓意."空"、"能"、"净"三者结合起来,既有佛性之体,又有佛性之用,又有佛性之修,构成了<西游记>佛学思想体系的总框架.  相似文献   
15.
被学界誉为中国佛教之双璧的天台宗和华严宗,虽然它们都倾向于思辨哲学,都注重于范畴、命题的阐述。但出于对经典理解的差异,出于宗派竞争的需要,它们也曾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争论,即关于佛性和法性之争、判教之争、同教与别教之争。  相似文献   
16.
“二拍”对僧侣敛财进行详细而深刻地披露。这种特有现象发生在宋明之际不能不说与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莫大关联,金钱的刺激使僧侣最终由佛性转向人性。而且以一种最丑陋的方式表现人性阴暗的一面。毕竟一切都是在探索中。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需要沿着崎岖的道路才能走向最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宗白华学术、人生道路上隐形的支点、灯塔,给他以智慧和高度。从艺术学角度看,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可以分成五个阶段。但奠定整个艺术学学术基础的,是第一和第二的佛性和科学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末的传统回归,与佛性、科学一起,保驾他达到学术的成熟与高峰阶段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为短暂的自觉接受思想改造阶段,与第五阶段受政治束缚期,是宗白华内收应世学术思想蔫落时期。  相似文献   
18.
佛教的"无情有性"是随着"佛性"概念而产生的重要思想。关于无情识之物是否有佛性的问题,在佛教中争议很大,争议的关节点在于怎样理解佛性这个概念。如果说佛性为根本觉性的话,无情自然不具有能动的觉性,因此没有觉知佛性,如果把佛性理解为真如理性,站在法性无二或一切唯识的角度,我与世界本是一体,则情与无情同具佛性。因此,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佛性概念。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在中国,许多人信,许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角度。但不管信还是不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东汉传入中国,已存在了两千多年。不但存在,还有发展,甚至发展之后又再传回它的故乡印度.季羡林先生称之为文化史上很少见的宗教“倒流”。不但有“倒流”.还有“横流”.它又从中国传到日本.传到欧美等地.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有用,  相似文献   
20.
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必然意味深长,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因而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层底蕴,就显得很重要。《红楼梦》“两旨”并驾齐驱,灵性与佛性应是作品的根本底蕴,抓住了这两点,才能真正走进作品,走近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