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佛教学者虽然对印度佛教有无"孝"一词,佛典是否弘扬孝道有所争议,但事实却雄辩地说明释迦牟尼佛一贯倡导孝道.他不仅强调孝顺父母是"佛法"、"圣道",而且是孝道的典范和楷模.佛教典籍无论是巴利文<经集>、小乘佛典<阿含经>,还是大乘诸多经籍,都毫无例外地倡导尽心孝养父母.并将孝敬父母的孝道纳入戒律之中,规定凡不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者皆犯轻垢罪.探讨佛教孝道观的特色和功能,可使上述观点更具立足依据.  相似文献   
32.
印顺对《大般涅粲经》后分的解析体现出他对佛性和空义关系的界定。他认为后分的佛性含摄空义,是对于前分本体化和神我化的一种消解和转化。这一解读透显出印顺以空义贯通佛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其简要的阐释,以此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来重新赏析几首王维的诗歌。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34.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讲人性,禅宗讲佛性,一方面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禅宗的某些思想是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儒家思想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儒家和禅宗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又有合流之势。  相似文献   
35.
我是200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随从方立天先生攻读佛学研究方向博士学位的,应该算是方先生比较晚期的学生,所受教诲虽然不能与师门先达们相比,但也有不少足资铭记终生的地方。今斯人已逝,杳如黄鹤,后生如不有言,则将使先师高天厚地之德暗而不明、玉润珠圆之象泯而不彰,其罪责自非浅浅。好在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凭借雪泥鸿爪,足可以将我的思绪带回到当年在方门受教的岁月之中。  相似文献   
36.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最终却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境界和“侠骨佛肠”等,则是其佛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7.
身为道家代表的庄子,其思想含有佛性特质。庄子气化思想与佛教"四大元素"论在关于宇宙起源的思考中都坚持唯物论,破除神创论;关于人生痛苦,两者看法较为一致;在解脱途径方面,其"无用之用"与佛教之"四谛"意旨相近;至于获取自由之道,两者都倡导"无、空、超凡脱俗、快乐"等方略。故此可曰,庄子思想与大乘佛教颇具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8.
论成佛问题     
讨论佛家的成佛难题,像众生以至无情众生是否皆有佛性,佛性本有抑或始有,是顿悟还是渐悟成佛,等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消除在该问题上的分歧,至少也可以澄清问题。  相似文献   
39.
姚悦 《收藏》2007,(11):79-79
安庆名士唐子大笠先生在《懒悟画集》中深情地引道“人间懒和尚,天外瘦书生”,此乃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对懒悟书画的佛性和文心的诗评:  相似文献   
40.
在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有许多的确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