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各国文化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三人所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其中有一节即“评黑格尔论老子”。侯外庐在充分肯定黑格尔对老子思想的认识的确有形式真理的闪光之处同时,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精透入骨的批评。  相似文献   
22.
当我们步入百年名校——西北大学的太白校区(老校园)时,首先感到一种古老名校的特征:民国时期的平房建筑教室、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多座苏式建筑教学、实验大楼,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位于校园中部的张学良将军修建的大礼堂……总之,给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大学校园之感,再向东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独特的“工”字型建筑——图书馆楼,现为文博学院楼。该建筑的上方镶嵌着几个别具风格的题字:“图书馆——侯外庐题”。  相似文献   
23.
侯外庐 ( 190 3— 1987)原名侯兆麟 ,山西省平遥县人 ,192 3年入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就读 ,192 4年又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修历史学。 192 7年赴法国留学 ,在巴黎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192 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不仅是 2 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卓越的教育家。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以及教育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很有价值的遗产。193 0年 ,侯外庐从法国留学回国 ,先后在哈尔滨政法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 ,同时…  相似文献   
24.
侯外庐在当代最早将王船山界定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深刻地揭示了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科学精神,并第一次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地剖析了船山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5.
本文就1993年10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国际会议所讨论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评述介站,包括侯外声先生的生平著述与评价、学术成果与理论贡献,关于候外声学派、近代史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中国思想史研究与展望等。  相似文献   
26.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应该既是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又是学术事务的组织者;既要深谙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具有高度敏锐性和大局把握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是方光华对大学校长的理解,也是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7.
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它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出文明发展的多线论,打破生硬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面,真正走进中国历史资料库,着力揭示中国历史的具体特征,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8.
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大学由著名学者当校长,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诸如马寅初(北京大学)、王亚南(厦门大学)、陈望道(复旦大学)、李达(武汉大学)、竺可桢(浙江大学)、杨石先(南开大学)等等。而在西北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也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学者执掌校务长达8年,在成千上万的  相似文献   
29.
侯外庐先生1950-1958年间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主持该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在千万师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本文仅以侯外庐先生在图书馆领域开拓与发展的实践为切入点,挖掘整理侯外庐先生图书馆理论形成的轨迹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教育家侯外庐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贡献实证探索,重新展示教育家侯外庐先生图书馆实践之历程。  相似文献   
30.
张岱年、侯外庐、冯契等马克思主义学者考察了董仲舒宇宙论、天人关系论、人生论、政治论、认识论等领域,分析其概念、命题、体系之理论与实践意义,展现了董仲舒思想研究的多样性主题。针对儒学独尊的政治和思想后果,张岱年等学者探讨了政治上大一统与学术上百家争鸣相容相成、相得益彰的建构路径。在一定意义上,当代中国正在进行西周初年“制礼作乐”、汉初“独尊儒术”以来第三次意识形态建构。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践辩证法指导下总结董仲舒构建封建意识形态、文化制度的历史经验,是深化儒学和董仲舒思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