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96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先秦道家老庄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道家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复归于补”的自然人性境界和谐之关、“万物齐一”的平等共生和谐之美。和谐是道家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2.
《文化学刊》2011,(4):168-168
李存山在《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文化的“常道”是指从先秦儒学到秦以后儒学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恒常而不变、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那些道理、原则、理想或理念。  相似文献   
93.
Ancient China was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where all capable emperor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farming and ,weaving activities, Artistic creations depicting farming and weaving scenes can date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A bronze bottle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 BC - 221 BC) features hunting and planting scenes. Bronze wares of the pre-Qin period, painted relief brick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 murals of the Wei-and-Jin period and grotto painting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ll recorded farming, planting and weaving scenes of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particular, thanks to its highly developed agriculture, a painter named Lou Shu created a piece of ink painting, entitled "Farming and Weaving Painting", reviewing agricultural skills and approaches of previous dynasties.  相似文献   
94.
<正> 战国是人性理论显著发展的时期,所以关于先秦诸子的诸多辩论研究中,人性问题一直是争辩的主题之一。关于韩非的人性论,学界有"性恶说"、"自利说"、"自然人性论"三种说法。笔者不揣浅陋,对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文中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韩非的人性论包括经验人性论和本质人  相似文献   
95.
<正>先秦时期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基本奠定了后来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格局。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景象,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政治、哲学、文艺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儒家关注文学与道德、政治的关系,为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奠定了理论基础。先秦儒家有关文学的思想认识也引起了国外汉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6.
天人观是中国哲学核心内容之一,如何理解先秦儒家天人合一及其当代价值,是现今面临的重要问题。天是此问题的关键,天之含义在逻辑上层层推进,从而必定衍生出天道与人性的沟通。先秦儒家通过展现天道人性的沟通,在"人"对此的沟通上将人分成现实层面和理想层面。这两个层面都显示出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在,是借世间万物来生成自己、完善自己,是在"成己成物""与天地参"的程式中理解并确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7.
商周时期,祭祀择士之射,经周公"制礼作乐"后,成为礼仪之射。射箭被创造性地赋予"竞技修德"的文化意味。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外在社会秩序"礼",内化为君子之"德"。射礼竞赛以其"以德引争"的特点,成为君子"习礼修德"的教育手段。秦统一六国后,社会秩序由专制集权所控制,射箭转向娱乐,留存于民间"百戏"之中。先秦儒家的社会秩序关怀,左右着射箭竞赛的历史浮沉,并赋予其"射以观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个体层面,射箭竞赛成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修炼;在社会层面,射箭竞赛以"其争也君子"服务于有序和谐社会的哲学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98.
质子制度是两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从外交层面看,可以将其理解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质外交。人质外交古已有之,春秋时期各国为了昭示信义,多交换王子以为质。不光诸侯之间,连周王室也发生过"周郑交质"的事件,人质外交到战国时仍很盛行。说到底,外交是为政治、军事服务的,因此,"人质外交可以说是奉使外交的特例,是为完成某种特殊使命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贾继东:《楚国人质外交小议》,《中华  相似文献   
99.
对于心性道德伦理的探讨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几千年来,醉心于此的思想家不计其数,文章著述更是汗牛充栋。然而学术研究不像教学,贵在创新而非因循教化。李友广博士新近出版的《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以下简称《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  相似文献   
100.
先秦诸子中,老子与韩非皆以"智"为人生之"大敌""大祸(惑)",但他们所指斥的"智",却并不相同:老子所言的"智",多为智谋、智巧,韩非言及的"智",则为智能、智识;老子以"智"为"心棝",旨在"弃智",韩非视"智"为"心蠹",推崇"反智"。但是,后人却每每忽视这些不同,皆以"(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解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