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路 《父母必读》2011,(10):92-95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大喊大叫?有什么背后的心理原因?嗓子都喊哑了.怎么还那么兴奋?嘘……让我们在孩子的吵嚷声中。保持一颗安静的心,看看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2.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人到中年,但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身材。没有那种发福、臃肿的体形。在他主持节目中,总是精神饱满,浑身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活力。看他主持的节目,观众的情绪总是情不自禁被他火热的激情所感染,给人一种振奋和力量。  相似文献   
83.
曹华强 《新闻爱好者》2011,(10):133-134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在人物电视纪录片中,细节是指作品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构成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描述社会情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任何一部成功的人物电视纪录片,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84.
应天常 《声屏世界》2011,(12):20-21
区别于传统样式的拟态式采访.不期而遇地提出问题的采访属于即兴采访。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纪实之风日盛,拟态式采访屡遭诟病。日渐式微,即兴采访已经成为记者从业的基本功。那轻松的“灵机一动”或“漫不经心”的提问转瞬即逝,却像一把打开采访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那么强烈,又那么真实。  相似文献   
85.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86.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1,(28):6
何建明:"走出去"需要和风细雨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应该和风细雨,不能像对待经济那样对待文学的输出。对打动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应该符合其特有的规律。就像好莱坞文化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公众并不是很接受,但  相似文献   
87.
《科学生活》2011,(9):98-99
培育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这是高二年级的“立心”的训育重点,“丰盈内心世界,和谐周围人群”是“立心”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校园环境熏陶和人文精神净化两大途径来实现“立心”的目标,着重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提升感受力,可从多方面着手。学会思绪摹写和心理分析,是两种有效的手段。思绪摹写好比一台摄录仪,它把人物的所思所想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似乎不加剪裁、干预和评论,就像摄像机一样忠实、冷静,当然也难免芜杂。但是在芜杂的背后,人物的心态还是隐约闪现出来。现代文学中有一种影响广泛的手法叫作意识流,它就是思绪摹写的一个类别。这种手法为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开辟了新途径,也为我们学习心绪摹写、提升感受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89.
从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努力地去“看透”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班主任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及加强管理意识这两方面谈了班主任如何去管好学生的形,理顺学生的心来加强班级的管理,真正摆脱“管”的困境,达到理“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方华 《现代语文》2014,(4):38-39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发展至《长亭送别》一折时,高潮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是残阳余晖,就全篇而言,是一个低谷。因为该折写的是张生即将赴京赶考,崔家相送于长亭。此时,作者表现的不再是崔莺莺、张生为争取爱情所进行的勇敢抗争,不再是红娘为玉成良缘而与老夫人的口枪舌战,而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矛盾冲突的精心刻画。因此,分析《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重在分析人物之间的思想交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