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通过20多年的数学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题型观察训练的重要性。同样一道题,如果仔细地去观察,会发现题内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好这些知识去解题,往往会简便易行。否则,拿过题来就解,会走很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302.
(一)学生要广泛深人生活,不断拓宽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和展示空间,充分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正处于睁眼看世界的初期,心中充满着疑惑和好奇.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作多方面的接触、感受、体验,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并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多向性,使他们获取大量的作文素材,并点燃生命火花、思想火花,也使作文素材既量大面宽,又有创作价值.学生除了参加学校生活外,还要不断及时地介入到独特的家庭生活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充实生活内容,提高生命质量,体味"生活真好、活着真好"的内蕴,唤醒他们理想的种子,激发他们写作表达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303.
一、老子道德的内蕴 (一)道德之道 道,原本没有,曰“无”;道生、而有,曰“有”,是谓“有生于无”。“道之物”,(下文拟称“道物”)(21、25),其物,人的感官可感,曰“有”,或又曰“阳”。“道物”禀性自然。其禀性,人的感官不可感,只能靠欲(意识)认识,故曰“无”,或又曰“阴”。道之生,曰:可感的道物与不可感的道自然禀性一体而生,是谓“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304.
王昌龄是盛唐有边塞经历且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其诗艺术高超,内蕴丰厚复杂,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相融合,超时空地关照反思边塞战争与和平,不愧为边塞正声,盛世壮歌,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05.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文艺功用观的内蕴及价值,充分肯定了“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史上意义和价值,认为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中“寓教于乐”观对文艺的发展仍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6.
关于《兵车行》主题思想,大都认为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讽刺和批判。然而,笔者在阅读中发现,《兵车行》一诗,在行文的意脉上始终有着一种潜在的对比,这种连续的隐性对比所揭示的.是更为深层的思想内蕴.那就是杜甫对孔子所推崇的大道失落的悲凉。通观全诗,这种隐性对比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307.
文章针对当前教学现状中教师备课迷信教参和优秀教案,不敢做个性解读的问题,提出要细读文本,让备课从深入文本着手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细读文本要从读出“情”“趣”,读出内蕴,读出超越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08.
笔者感觉《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年11月号中的两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简明实在、清新自然,不失为朴实的"绿色"课堂.一、教学目标拟定得实在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