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青花瓷画是中国瓷器绘画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唐代到现在,绵延不绝。辉煌七百多年,中国人写意画以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豁达的人精神称于世。尽管民间青花瓷画与传统写意画使用的材料不同,但两却有着异凿同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2.
八大山人     
郑晓江 《寻根》2002,(6):20-25
在南昌市,千里赣江如一条澄澈的玉带透城而过,长期以来,民间流传有一句古话:“七门九洲十八坡,四湖原本通江河”。就在这古老的大街小巷城里城郊,5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横空出世了一个天才,他就是中国写意画大师八大山人。  相似文献   
43.
44.
荆棘鸟     
林周周和陈紫苏我叫林周周,心烦的时候常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漫无目地行走到远方,去找歇脚的木椅、奶茶店;收拾楼下的杂物间,听木板"吱吱呀呀"的声响。前提是,每次都要有我的闺蜜紫苏参与。没有人规定闺蜜一定要是女的,虽然我也以为陈紫苏这个名字有点微妙的娘。我和紫苏放学后喜欢一起呆在画室里,我擅长素描,而紫苏擅长西方的写意画,常等到抬头满目彤云的时候,再关上门到教学楼旁的食堂打些饭。我不喜欢住校,回家之后一般早早写完作业,给窗外的薄  相似文献   
45.
正今年是马年,邮友让我设计手绘首日封,可我却担心集邮者的收藏心理和审美需求与我的设计有存异,所以一直不知如何下笔。好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尤其是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历历在目:铸铜的马踏飞燕、石雕的马踏匈奴、大唐的昭陵六骏、唐三彩的陶马、中国画的工笔御马、汉像砖刻的跑马、民间的泥塑彩马、剪纸马、  相似文献   
46.
孙亚杰 《今日科苑》2013,(19):92-93,2,1,130
张放怡的画室幽雅静谧,墙上挂满了装裱成框的花鸟画,淡雅清丽间透露出淳朴率真。就是在这个散发着墨香和温馨的画室里,他孜孜不倦对传统写意绘画进行大量地深入研究和探讨。张放怡学习绘画的轨迹有着许多动人心魄之处,其过程发人深思,给人启迪。20世纪70  相似文献   
47.
<正>"扬州写意绣"的命名源于该绣种是以中国画中的写意画作为刺绣的主要题材。与传统的工笔技法相比,"扬州写意绣"的写意技法着力追求写意画的笔墨情趣和文化内涵。2007年,笔者陆树娴作为"扬州写意绣"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其绣品给予了  相似文献   
48.
纵观历代中国绘画有着不同的品评标准和审美追求,自文人画"写意观"确立以来,强调"笔墨和心性"的意象表达一直是中国画家共同的追求.中国绘画借助"意象"来抒发主观情思和审美理想,所以借物抒情,寄情于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写意"方式.只有画家学养丰厚、心性饱满,才能在写生与创作中移情于对象世界,表达出画家丰富的心性和情感.本文通过历史、文化背景,画家自身修养,和社会大的时代背景下来阐述意向表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9.
我爱雾     
有人爱雨,爱它的纯洁,爱它的透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人爱雪,爱它的洁白,爱它的素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而我,却对雾情有独钟。清晨,打开窗户,窗外白茫茫的。啊,起雾了!这时的雾很轻很轻,我伸出手想触摸一下,它却像顽皮的孩童,敏捷地从我手中溜走了。大地间的万物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古典绘画是以赋彩为主的"丹青"绘画,它在唐宋时期走向高峰的同时,又因"水墨"画的不断"兴盛"而逐步"丧失"其在中国绘画中的主流地位。从而使得以"笔墨"为宗的"水墨画"、"写意画"代替以"赋彩"为主的"丹青画"、"工笔画"成为中国绘画的精髓。其过程是"丹青"衍变(渐衰)与"水墨"滋长(渐兴)互为表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