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天地间只有三尺,而人高五尺,所以五尺高的人便要学会低头。低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高贵的姿态。何时需要低头呢?当你陷入困境而束手无策之际,低头吧,面对现实吧;当你与他人争辩而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低头吧,由他去吧。  相似文献   
212.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出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因此,教学《三顾茅庐》要紧紧抓住“读”、“品”、“背”、“扩”四个字。  相似文献   
213.
学习是为了更智慧地生活。任何无益于生活的学习都如无源之水,是很难有活泼的生命力的。语文学习如何有益于生活?语文课学什么?字词句段篇其实都只是语文的皮毛,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藏在课文里的智慧人生。那些名人为什么会成为名人,他们拥有怎样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他们拥有怎么样的生活,如何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这些才是语文课的意义所在,是需要老师反复点拨、长期熏陶的。  相似文献   
214.
一、前言从中古史的研究来看,区域史的研究工作已经全方位展开,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区域研究成果的取得,表明了区域史研究在学术上的可行性。胡志佳《两晋时期西南地区与中央之关系》探讨了在两晋时期西南地区的形势、动乱、地方行政,认为豪族、宗教、少数民族等势力的高涨,致使各项措施成效并不显著,叛乱迭起,加以入蜀之道的限制,说明西南地区的问题始终困扰晋室,无法全盘掌握、利用西南丰富资源再为后援的主要因素[1]。中日学者共同合作《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一书,里面网罗  相似文献   
215.
(一)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216.
刘备形象虚伪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传统观念认为其是道德信义的化身,其实道德信义的表面掩藏了他性格的真实内核:虚伪。他欺世盗名,实际上是一个大野心家;假仁假义,又惺惺作态;残酷无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们可以从作品分析来见出他虚伪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17.
马超的崛起从一个侧面证实着《隆中对策》的客观性,并与之相呼应。马超与曹操抗衡达四年之久,牵制着曹操的主力部队,为刘备取益州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马超投刘备,使成都免去了一场大灾难,对刘蜀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马超经营西凉与镇守阳平关,不但保卫了蜀国的北门不受侵害,而且为诸葛亮后来的北伐战争提供了民族关系方面的便利条件,堪称“一世之杰”。  相似文献   
218.
肠断白蘋洲     
为追忆三国女子孙尚香,特作此文,聊以达诚申信。清晓的江头寒雾迷蒙,一叶孤舟即将消逝在江天尽头。幽咽和着潮寒的雾气洇湿萧瑟的衰草。折断的枯茅飘旋着零落江面,从此开始千年的颠沛流离。流落的方向无处追寻。  相似文献   
219.
杜甫《咏怀古迹》是一组怀古名作。这五首诗作虽不一定为一时之作,但编排次第前后关联,颇具匠心。细细品赏,可以更加深刻体会到杜甫身处衰世,尽忠无路,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同时,对一些注家的诠释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220.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鲁迅认为刘备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那么,刘备形象塑造之失.是作者的艺术功力问题呢?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认为刘备形象塑造之失。并非作者艺术功力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原因,是“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矛盾冲突的结果,作者将空想的幻象与历史的真实扭结在一起,于是就诞生了刘备这个长厚而近似虚构.虚伪又让人敬重的“畸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