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3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华裔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丁肇中先生访问其故乡的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他取  相似文献   
132.
正几年前我在上海某大学听对外汉语教学的听力课。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听两个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国,有美国的,有欧洲的,也有亚洲的。这堂听力课的内容对我震动很大。一个故事讲的是台湾某个卖烙饼起家的人,少年的  相似文献   
133.
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从生源特点、语言背景、汉语现状、认同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来源地、族属与新疆关联;均具有双语或多语背景;汉语水平的差异性明显;对居住国及祖籍地的"双重"认同;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的华文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汉语言学习为载体,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理念,消除误解和隔阂;精心打造新疆华文教育,使之间接服务于祖国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34.
林达 《高中生之友》2012,(20):20-21
要下笔谈美国,确实非常犹豫。我记得看到过一个旅美人士写的感想,他说,刚到美国的时候,好像有一肚子可写的,体会特多,可是待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参不透",反而不知如何下笔。因为一深入进去,你就会看到,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美国的真实,都比观光两个月的旅客眼中的美国,要复杂得多。犹豫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和美国,是两个背景非常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实际上非常深。到了美国以后我们才发现,美国人是多么的不了解中国,尤其是普通美国民众,他们想了解中国的热情,远远比不上中国民众对于美国的好奇心。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包括我们在内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感觉自己已经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渠道了解了美国,大致对美国应该有了八九不离十的概念了。跑来一  相似文献   
135.
文化碰撞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种必然存在。不同于美国华裔男性作家强调相异文化主体间的硬性冲突,华裔女性文学则对不同文化表现出一种接受吸纳,兼收并蓄,融合共生的期望。这是华裔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和时代潮流共同孕育的一种文化、族裔新态度。  相似文献   
136.
近几年,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在中国学生热衷前往国外留学取经的同时,在中国也掀起了一阵"逆留学"热潮。外国青年对中国高校的日益青睐,使得来华留学成为他们的第一个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这些留学中国的青年学生前往中国的,还有一群华裔小朋友,他们在父母的陪同下,漂洋过海,  相似文献   
137.
正其实,抛开"语数外"是否应该同等重要不讲,外语退出统一高考的实质意义,在于探索社会化一年多考,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多年来,高考之所以一直牵动国人的爱与哀愁,关键就在于"一考定终身"的残酷性。无论平时学习多么刻苦,测试多么优秀,只要到了考场不能"亮剑",之前的努力就被统统抹杀。于是,每到六月七、八、九号,全社会的神经都会绷紧,交警护考、整治噪声、医生待命。这般如临大敌,  相似文献   
138.
吴雪玉 《海外英语》2015,(9):190-191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9.
王晨曦 《考试周刊》2013,(59):13-13
美国华人的最初自传文学是早期华人移民为生存所讲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个人历史,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使华人失去了在美国的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现代华裔美国作家继承了这种自传文学传统,重新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力图塑造一种属于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140.
《教育》2013,(19):16
杨晓敏7月1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也为了打破华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虎"式教育在华人圈中走红。近日,华裔小说家黄锦莲的新书《虎儿反击》问世,围绕华裔"虎爸""虎妈"的讨论又一次炸开了锅。耶鲁大学法律系华裔教授蔡美儿便是一位著名的"虎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