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謇系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开拓人之一,但过去对张謇在这方面的贡献论述不多。本从张謇对1903年日本大阪博览会、1906年意大利米兰渔业赛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的参观和参与,以及创办南通博物苑等活动,具体说明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博览事业方面的巨大贡献及其对举办近代博览事业的思想主张。本认为,张謇所从事的近代博览事业,不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观察张謇之近代“绅商”、“儒商”性格的一个绝佳视点。  相似文献   
92.
张力文 《传媒》2022,(15):49-51
《中国国家地理》在2000年10月转型为科学传媒,采用全新的办刊理念,旨在通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国家地理》内部自我裂变、驱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大核心理念:内容为王、垂直深耕和跨界创新。内容为王是立身之道,注重报道美、体验美、沉思美;垂直深耕是服务之本,内部孵化子刊《博物》,与中华书局合作推出《中华遗产》,影视、图书和新媒体公司纷纷加入《中国国家地理》传播系统;跨界创新是提升之策,建立三重用户体验,提供“行”“知”“悟”的实践机会。《中国国家地理》引领公众热爱科学并参与其中,每一次自我裂变都是科学传播的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93.
博物思政是旨在运用博物馆、博物资源、博物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和形态。新时代深入开展博物思政,应不断深化对博物思政内涵要义、价值意蕴、实践理路的认识与理解。在内涵要义上,应根据“博物”与“博物学”的原初意蕴,厘清博物思政作为“有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料”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学问”的思想政治教育三重意涵。在价值意蕴上,应以博物馆之“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博物资源之“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博物学之“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实践理路上,应坚持实践体验与价值引领齐头并进、资源运用与人才培养同向发力、学科发展与文明交融相得益彰,以博物馆、博物资源与博物学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博物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4.
文章首先界定了编辑三维核心功力体系的内涵,讨论了培养具备三维核心功力体系领军编辑人才的必要性和路径;然后以《DK博物大百科》出版实践为例,分析从书名选择、卖点确定、分步营销的节奏把控到市场需求的挖掘中所展现的市场功力。《DK博物大百科》实现了3年销售超过140万册、码洋超过6.4亿元的成绩,其背后的编辑功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5.
蒋昕宇 《出版参考》2023,(2):5-8+17
博物学具有在地书写的悠久传统,相关图书的出版曾极大推动了人类从意识深处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当前的博物出版蓬勃发展,基于博物学探索研究的三阶、不同空间形态、呈现方式、选题策略的图书都体现了对在地性的关注,也存在很多尚未重视的空间。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等维度建构读者积极地方感,可为博物出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