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近些年来,文化界对于传统巫傩文化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其中关于傩戏、傩舞、傩仪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杂技、幻术(魔术)与巫傩的相关课题,却很少有人涉及,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其实在诸多表演艺术中,杂技、幻术与巫傩的关系是最密切、最久远的,值得认真探讨。现就以下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3.
滇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地,彝族民间武术曾经在这个地方广为流传,并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传统体育“大刀舞”是旧时彝族民间武术的一个缩影,也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刀舞”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的开展情况,探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4.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与中华古文明同行的傩舞和徽文化背景下的傩舞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傩舞的产生,发展与古时的民间信仰和自然人文条件密切相关,傩舞实际上是民间宗教信仰、各种祭祀仪式和公共庆典活动展示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徽州傩舞,由于它对地理空间、场所的依存、与自然人文条件的互动和互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风格.随着现代社会变迁,在徽文化旅游事业的推动下,徽州傩舞又有了新的演绎、新的发展和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5.
曹海滨 《科教文汇》2010,(4):144-145
湘西地区地处“蛮楚”之地,文化中体现出许多傩文化的特征,保留着较多的神话与宗教色彩,凸显出鲜明的原始特点。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已出现并逐渐盛行巫傩文化,湘西地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傩文化气候。湘西地区的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受傩文化的影响,同时这地区的舞蹈也蕴涵着浓厚的巫傩文化色彩。本文通过湘西地区人民对自然崇拜及傩文化的阐述,简单论述傩文化对湘西地区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夏洵若 《今传媒》2023,(4):90-94
曹植于魏黄初年间创作《鞞舞歌》并序文,依前曲改作新曲,跨越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此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和政治作用,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蕴含着曹植的文学艺术一体思想观。本文阐释并分析学界此前较多忽略的这一块内容,通过《鞞舞歌》显示曹植的文艺思想和艺术精神,探讨它给予后世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37.
前蜀宫廷队舞《折红莲》在继承前代采莲舞的同时亦有新变,道具装饰华丽精巧、舞台构思新颖独妙、场面气势盛大恢弘、技术设备先进高超、致词长歌等程式设计,为宋代队舞《采莲舞》的定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前蜀后主王衍喜舟戏、崇道教,尤好宏大奢华的聚会及演出,故创制了带有道教情韵的大型队舞《折红莲》,此舞或代表了前蜀乐舞的最高成就。《折红莲》在后蜀宫廷曾多次演出,经雅化后,与《回鹘》队舞等一起,随入宋的官员及乐工传至北宋宫廷,推动了宋代宫廷乐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8.
这是湖北省襄樊市初中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莹老师的说课稿。在比赛中,王莹老师对教材深刻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精彩的阐述及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的配合,使比赛现场鸦雀无声,听者凝声静气,当说课结束,全场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39.
浅析东江麒麟中麒麟的造型特色与装饰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东江麒麟舞中麒麟的造型作为着眼点,对代表东江麒麟文化的惠州小金口镇的麒麟舞进行深入调查,重点放在对麒麟头部造型与图案的分析上。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东江麒麟的造型显得仁慈、安详,体现出麒麟祥瑞、喜庆的特点,其装饰图案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特点,装饰性强,寓意深刻,寄予了东江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出朴素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0.
南街村双人旱船舞用舞蹈语言讲述了一个渔家生活的艰辛和快乐的故事,表演文武兼备、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情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传承方式是以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也没有强制性的传授关系,全靠学者的志趣而定。双人旱船舞在中华民间舞蹈中实属少见,颇具学术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如今双人旱船舞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一些表演双人旱船舞的老艺人年老体衰,并且有的已经逝世,而学习这个舞蹈的青年人不多,舞蹈特技大多失传,高难动作无人表演,后继无人,因此,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将如何进行保护、抢救和继承发展,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