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3.
马晓羚 《今传媒》2022,30(2):20-23
教育作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数字化时代的推动下,博物馆正向着网络化、教育化、智慧化的发展进程迈进。同时,博物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衍生出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维。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博物馆的标杆,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数字故宫”小程序平台,是我国文物数字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以“数字故宫”为案例,分析其成功运营的途径,以期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故宫承载着我国厚重而意蕴久远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在也正在逐渐将自身的文化盛宴不断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呈现给公众,公众要从多方面了解故宫和故宫蕴藏的文化也不再是难题。文创节目《上新了·故宫》将故宫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用更适合年轻人接受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更吸睛的“新老”碰撞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节目中最终上新的各类文化衍生品留住了故宫文化的不同样貌,为传播故宫文化助力,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故宫的特色与丰富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5.
元大内遗址位于明清故宫和景山范围之下。历史文献对元大内的记载,虽然包含了翔实的各宫殿建筑数据,但对建筑之间的相对距离却语焉不详。故宫博物院范围内发现的多处元代和明初的建筑基础,弥补了历史文献的先天不足,为精准定位元大内各宫殿建筑提供了可能。本文采取历史文献、故宫古建基础勘察和考古发掘相互印证的方法,确定元大内关键点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参考历史地图和宋、金、元、明宫殿复原成果,提出新的元大内规划复原平面布局。  相似文献   
16.
张奕博 《今传媒》2020,28(5):104-106
当今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倒逼传统文化传播策略转型,《上新了·故宫》作为精品文化类节目,开拓了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细分路径,在传统文化与商业价值的结合方面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同时也为博物馆主体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参考方向。本文就其故事化叙事、全媒体合作、社群经济三个层面探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并提出其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笔者在台北某课堂上看到,为了让学生喜爱国学,教师讲父亲的故事.放相关影片.把学生带到面对国学应有的庄重氛围之中。之后教师便一讲到底,从孔子的仁过渡到孟子思想的核心。整节课,旁征博引,层层推进,丝丝入扣。事实上.孟子思想对高二的学生来说该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我看到.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或微笑,或颔首,或默叹。课后.他说.等到学生渐进孟子思想的核心.便可以少说少讲,把空间让给学生去感受.去辨析。  相似文献   
18.
于淼 《青年记者》2016,(17):95-96
纪录片《故宫100》用每集6分钟的时长讲述了关于故宫的100个故事,继2003年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之后,又一次将故宫的细节与恢弘、历史与当下呈现在影视语言中.与12集《故宫》不同的是,它将故宫的元素拆散重组,用短小精练的方式讲述细枝末节,用微纪录的方式放大鸿篇巨制无法触及的角落,将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加以升华,将故宫打磨成为一座穿越时空的全息影像博物馆,让布满岁月风尘的紫禁城焕发崭新容颜与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文新 《华章》2011,13(1):56-57
1990年8月30日晨,台北大风雨。9时许,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 9月2日,远在北京的冯友兰向台北钱穆家中发唁电一封。 3个月后,11月26日晚,冯友兰病逝在北京友谊医院。 钱、冯同生于1895年,均享年96岁。国学大师中得此遐龄的还有梁漱溟,比钱、冯二:人长两岁,于1988年去世。  相似文献   
20.
耿洪利 《档案》2023,(1):67-70
民间文献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散落于民间的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汇款副收条,不仅是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藏于四川峨眉山的珍贵历史见证,也是以那志良为代表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在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中守护国宝的缩影,更是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和保护的珍贵原始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