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9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正>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咏梅诗词在中国诗坛上直可车载斗量,而这首律诗却别具一格,在刻画红梅时,不但  相似文献   
52.
正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诗人通过遣词造句、写景绘人、运技使巧来表达自己的意趣、情感,有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含蓄隐晦;有的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直白浅露。而"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我们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一、读题目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在古迹、古人名后加  相似文献   
53.
经历了文革的磨难之后,回到我们视野中的杨绛焕发出人生第二次艺术生命力.新时期以来,杨绛创作了一系列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解读杨绛作品时,会发现她以一种与其它作家迥然不同的眼光去审视那个年代.平淡而旷达.含蓄而蕴籍。  相似文献   
54.
在二十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中,小诗以其含蓄的语言,哲理化的情思,真实的情感等独特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在艺术上更为成熟,突破了早期白话诗歌的散文化,说理化的窠臼;另一方面,它的智性写作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为中国新诗的逐步成熟提供了原动力。  相似文献   
55.
小诗是最讲究真实的、独特的感兴的,写法上也是贵凝练而忌散乱,重含蓄而忌浅露。两首小诗《泥土》篇幅虽短,容量却大,它的内涵是丰富的,意味是隽永的,充满了哲理,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56.
别离的故事     
陶然 《现代语文》2005,(11):20-21
16岁,是“少年不识愁”的季节,即使第一次离家远行,也并不伤感,反而喜形于色;长大之后,在雪花纷飞的边塞所发生的别离的故事,就不再是轻松的了,那是一种无奈和彷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化,脸上出现了皱纹,“而今识尽愁滋味”,别离的故事又有一番滋味!文章只是截取了别离的一些片段,感情含蓄而真挚,把别离的无奈、感伤和留恋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陶然,我国香港作家,擅长写散文和小说。  相似文献   
57.
模糊语言是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或指语言表达时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和本质属性,它不等同于语言的含糊性.英语语言形态丰富,内涵明确,不像表意的汉语那样富有浓重的含蓄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58.
刘国卿 《时代教育》2010,(2):183-183
要学外语,除了要下苦工夫,还要掌握英语国家的民族特点与语言习惯,尤其是要掌握口语的语言习惯。如果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性格特征并介入这个民族的性格,就能更好地帮我们理解和运用地道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59.
含蓄表达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但对于外国留学生却往往成为理解的难点。本文通过对HSK和C.TEST听力试题的研究,发现含蓄表达在对话体试题中使用频率尤为突出,其中负面含蓄表达,也称委婉表达,是听力测试的一大重点。为帮助留学生攻克考试难点,增进考试培训效果,我们结合实例归纳了委婉表达其在听力测试中的几种常见类型,分析了委婉表达的常用手段,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60.
在日本「以心伝心」的文化背景下,习惯省略下半句,擅于含蓄、委婉的表达,喜用自动词,这些构成了日本言语行为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进一步了解日本人、日本文化,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外语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