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4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儒学在当前如何定位自身以及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儒家传统"道统"的确立一方面通过自我认同的方式,保持了儒学思想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偏颇之处,阻碍了儒学自身的发展。重估儒家之"道统",目的就是解决当代儒学如何与其他不同文化共处的问题。儒学应该勇敢地破除"道统"观念偏颇性的一面,以泽及"天下"的胸怀积极地与各种不同文化进行沟通,承担其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2.
陈丽央 《教学月刊》2006,(10):13-14
因社会偏见和高考指挥棒的共同作用,高中政治课在理科班中的处境着实尴尬:学校不重视、学生无心学,临近会考“抱佛脚”“pass就万岁”。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我们政治课老师应想方设法丰富课堂的内容,变换教学的形式,唤回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偶尔让一些学生普遍喜爱又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电影走进课堂,让学生欣赏、思考、分析甚至进行再创作,就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之一。本人在参加教坛新秀评比时,曾将电影《天下无贼》引入到“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一框的课堂教学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03.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叛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针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04.
从传统天下观到近代国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中世纪的欧洲分崩离析,并无统一的中心权威,也没有牢固的国家观念。直到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兴起,国家认同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健身气功的调心途径进行研究,认为:调心在"三调"中起主导作用; 由直觉体悟得出调心的过程可分为"外天下"、"外物"、"外生"三个阶段,分别经过寡欲、"抱一"、涵养道德三条层层深入的途径,来实现调心的目的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对任何对中唐之后的政治与文化社会感兴趣的人来说,白居易的诗文都是不可回避的部分。白居易平生推崇杜甫以诗文记录历史的做诗风格,故而他本人的诗也大多记录了当时的百姓生活现状和朝堂政治现状。通过阅读白居易留下的丰富文字记录史料,不难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现状。从他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诗人自身由起初踌躇满志、兼济天下逐渐过渡到偏居一隅、独善其身的思想转变过程。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受当时社会腐败、诗道崩坏而又诗人自己而又无能为力的现实情况所影响,同时这也深刻反映了中唐时期的混乱政治现实。本文将以白居易写给友人元稹的书信体散文《与元九书》作为主要参考文献,结合现今对其的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诗魔”白居易的精神世界演化的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107.
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独特思维、独特理念和独特智慧,它的生成、总结与提出贯穿着以实践为枢纽的唯物史观逻辑.在生成机制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改变世界,生成于党百年胸怀天下的历史实践及其历史成就.在使命宗旨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与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努力.在价值追求上,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8.
孤独的感觉     
千树 《档案管理》2005,(2):95-95
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在一些最关键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帮你,朋友满天下也去除不了孤独的感觉。到头来,当你在生命的尽头,亲朋好友围着你泪眼相看时,你反而更加孤独地面对黑暗的终点。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边无沿又静悄悄的宇宙之中,人类在地球这只孤舟中虽然折  相似文献   
109.
"人文"在我国古已有之.<易经>呈就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一方面强调人之为人的内修,另一方面强调礼乐仪文等文化形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文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就是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今天,人文关怀不仅有着非常广泛的意义,涉及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而且融合了许多因社会发展而生长出来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彭国华 《成才之路》2009,(29):I0012-I0012
研究学问,投身学术。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价值取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为学者和社会所关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个问题,孔子如是说。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孔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厚古薄今”的,他所向往的是“周制”和“周礼”,因而有所谓“周监干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所肯定的想必就是“为己之学”,所否定的就是“为人之学”了。然而,如果从一般意义出发。把“为己”理解为“谋取一己私利”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为人”理解为“兼济天下、服务苍生”。那么,“为己之学”不是十分狭隘吗?“为人之学”又何错之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