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刻画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42.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对话,全文只有119个字,却言简意丰,传神生动地塑造了三个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没有拘泥于课文蒯读提示中的“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点,而是创造性地在教学目标中将此改成了“想想三个人物形象对我们各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43.
刘佳维 《集邮博览》2014,(12):12-13
孙权志是我在2014年5月赴长沙参加全国集邮活动期间结识的集邮新朋,过去只是通过他的邮集和文章有所了解,对其人并没有近距离接触,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此次有机会见面,尽管时间短暂,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感觉孙权志是一位有内秀的人。  相似文献   
144.
145.
经过     
原来,镇江的春天,也是这么美丽,这么令人伤感。这是自去年六月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后的又一次调动。不知为何,踏上这片土地,我总是感觉到一股忧伤。也许,因为这里曾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地方吧。建功  相似文献   
146.
8月9日晴人的一生像是一次旅行,人人都是这旅程的过客。山登绝顶我为峰,不如做最美的过客。汉末,群雄逐鹿,英豪四起。曹操北据中原,虎视江南,修书一封与孙权日:“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里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而张昭等人竭力劝孙权降曹。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7.
林南中 《收藏》2008,(2):112-113
台湾自古与大陆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这是大陆和台湾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往。唐宋时期,福建沿海的居民大批迁徙台湾,垦殖荒芜的土地。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泉州同安县,负责台湾、澎湖事务。明天启年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盘踞台湾的荷兰人,  相似文献   
148.
以力假仁者霸——“仁”与三国文化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国时期,对仁主的渴望是时代的追求。故三国的缔造曹操、刘备、孙权在打天下时,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以力假仁而霸的建国道路。大致说来,曹操虽以奸诈闻名,却在用人、善待部下和政治上体现出了较强的仁政特点;刘备以仁称,却以权变理论巧取豪夺了刘璋的益州;而孙权为了鼎足江东,对部下可谓是仁至义尽。所有这些仁与不仁的行为,都是服从于他们壮大自己实力,以在军阀混战中立足,进而问鼎天下这一根本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9.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只有这不尽的长江之水永远滚滚东流。  相似文献   
150.
盛名是一坛烈酒,如果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豪饮下去,始而醉,继而惑,最后就只好长眠不起了。三国时的廖立就吃了久负盛名的亏。廖立,在《三国志·蜀书》里只能算个小角色。即使到了《三国演义》里,"英雄情结"被无限放大,就像拿着放大镜去找这个人,也很难发现他的"丰功伟绩"。可是廖立本人并不这么小瞧自己,他"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