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陆德明撰的《经典释文》共30卷,以《经典释文序录》(以下简称为《序录》)为首卷。首卷按内容分为《序》、《条例》、《次第》、《注解传述人》、《目录》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2.
质疑《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的三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问题,重新认定谢荫昌是第一个将"图书馆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始于1894年郑观应的《藏书》;早在1921年杨昭悊提出了图书馆要素说。并一一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3.
台湾的陶行知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87年解除党禁之前,对于陶行知的研究除去回忆性文章外,只会在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章中偶有涉及.解除党禁之后,台湾的陶行知研究开始逐步深入,涉及到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研究起点高、专题性研究强、与实践联系紧的特点.借助学术史的视角对台湾陶行知研究进行梳理,冀望能够起到分源别派、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付丽萍 《今传媒》2013,(4):132-133
针对高校学报发展陷入困境,不少专家学者对学报发展走出困境提出了诸多精辟见解和可行措施,本文分析认为:反省、自励、互勉学报编辑人员的从业实干精神是摆脱学报困境,提升学报声誉的切实途径.学报编辑的实干精神:1.学报编辑的能干精神,内容有会不会干,学不学干,能不能提升;2.学报编辑的敢干精神,分解为献身精神,创新精神;3.学报编辑的实干精神,立足学报基点,坚守孤独,忍耐寂寞,甘于清贫,乐于辛劳,勇于实干.  相似文献   
105.
清季,中国学术随着世事剧变出现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并逐渐转化为波澜壮阔的学术新潮流,其中,以中西交融和经学边缘化、史学中心化最具影响力,最有导向作用,体现了学术闫势,并规定了此后的学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如果说,宋代是传播周子之学的一个高潮时期,那么,近现代(晚清至民国时期)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推崇,则是对周子之学的再次高扬。近代以来,庞大的湖湘人材群体对湖南乃至对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许多著名学人(包括官师同道者)都推崇过周敦颐的理学地位、理学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这既是他们对周敦颐的推崇,也是他们受周敦颐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海内外有关唐五代文学研究成果总量为34818项,海外的研究成果占三分之一。发表过唐五代文学研究成果的作者共14718人,其中国内作者占七成,海外占三成。国内业余作者占比大于海外,显示民众的参与度高;海外的业余作者较少,故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从作者队伍类型的结构来看,高产作者、中产作者和低产作者呈金字塔形分布。高产作者中,国内的最多,台湾地区的较少,体现出不同的学术风气和治学路数。文体研究的基本格局是重诗轻文。从宏观研究与个体作家研究的分布来看,是以个体作家研究为主、宏观研究为辅。个体作家研究涉及469位作家,但分布冷热不均,杜甫、李白和白居易是三大焦点作家,韩愈、柳宗元、李商隐、王维、李贺、刘禹锡、杜牧、元稹、岑参、李煜是十大热点作家。各地的热点同中有异,杜甫是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学者的最爱,李白在欧美学者中人气最高,白居易最受日本学者的青睐,海内外人气指数落差最大的作家是张鷟和寒山。  相似文献   
108.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胡适学"中相当重要的一本书,庶几也是晚近学术史或学人谈屑的一本极有价值的书,此书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先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的一个版本,作序者是耿云志先生;近有新星出版社2006年的一个版本,"序"替换为毛子水1983年所作,"毛序"视此书与德国爱克尔曼记录的《歌德谈话录》相似,可分别见出东、西两位文化巨子"老年时的智慧",此论颇然。  相似文献   
109.
有宋一代,学术昌盛,学派林立,讲学之风大兴。程颢、程颐兄弟讲学洛阳,号为洛学。洛学传衍不绝,后经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人的宣扬发展,逐渐取得学术上的正统地位,对中国学术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择中国古代洛学学术史著作六种,各撰简短提要,以见洛学一派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当代学术场域的活跃人物,陈平原既立定纯正的“学人立场”,又不忘幽远之“人间情怀”。此书论述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落笔处小,关涉者大。其思辨之精微、关怀之幽远、点题之敏锐、见解之智慧,尤其关系未来中国文化之建设进程。之所以能这样从容与智慧,与其适当调试自家“当局者”(Insider)与“旁观者”(Outsider)身份之间张力的思路大有关系。故此,这本以演讲稿为主体,以对当代文化问题探讨为中心的著作,实际上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与“大众接受”提供了又一种新的“范式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