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水稻所”)的科学家们说:“稻米就是生命”(Rice is life)。30多亿人的主食,7千余年的种植历史,全世界每年1.52亿公顷的种植面积,全球2亿多农户安身立命的基础,亚洲20亿人口所需热量的80%从中摄取,看似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132.
一 自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惊世骇俗之言:上帝死了之后,整个西方社会陷入价值瓦解,信仰崩溃的极大恐慌中,已经习惯和上帝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神的子民瞬间发现那个仁慈博爱的老人只是海市蜃楼般的一个幻影之际,巨大的愤怒和质疑镂刻在他们迷茫的额头:上帝如此仓皇地离去了,但人类的罪恶该让谁来救赎?精神的家园还有谁来守候?既然上帝死了,天国的庭院必然会荒芜颓败,破败不堪,那么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又何处存身?  相似文献   
133.
一、就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内涵 无论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还是从满足祖国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看,就业道德素质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就业道德认知、就业道德情感、就业道德意志和就业道德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就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家训在家庭教育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规或家诫,是封建士大夫阶层教诲其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做官处世的教育读本”,家训的出现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东方朔的《诫子书》、刘邦的《手敕太子文》、郑玄的《戒子益恩书》、三国曹操的《诸儿令》、诸葛亮的《诫子书》及陶渊明的《与子俨比疏》。在家训中,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始祖。  相似文献   
135.
少年华佗     
王冠 《课外生活》2010,(1):76-77
华佗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没有钱让儿子继续读书,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母子的生活才有着落。  相似文献   
136.
夏志清先生是学界中人,要评定他的成就,自然得看他的著作。夏志清的著作,用他的好友刘绍铭的话说:"不论写的是什么题目,用的是什么语言,‘吾道一以贯之’的是他安身立命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浓得不可开交,来复出现,节之犹存,删之不去,对新一代中国读书人的心灵,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志清先生一介布衣,既不是研究院院士,也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座教授。他该感到骄傲的是,他在业界的成绩深为行家赏识。已退休的哈佛大学韩南教授,也是中国传统和现代小说专家。韩南教授说话素有分寸,不轻易抬举别人。他认为夏志清的文章是名副其实的seminal(影响深远),识见过人,开风气之先。名位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谅先生也乐闻。  相似文献   
137.
陆震 《家庭教育》2007,(3S):4-9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诱惑,人很容易偏离正道。怎样帮助孩子走上正道。使孩子一辈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牢靠根基?让孩子知荣知耻,并树立牢固的荣辱信仰。[编按]  相似文献   
138.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就是化育人的生命的教育,它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以生命为本、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使生命焕发生机,让生命茁壮成长,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对体育回归教育本义的一次呼唤。  相似文献   
139.
“安身立命”说与大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观念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以及在社会上实现生命的价值,它触及了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与“心性”的根本问题。在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中也要注意在精神领域、人的心性层面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跨世纪的栋梁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安身立命”说对于21世纪的大学教育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0.
胡韶良 《视听界》2006,(4):94-95
对于县市级电视台来说,本地的新闻报道是其安身立命之所。然而,新闻不活,电视新闻不活,县市电视新闻更不活,却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如何办活县市电视新闻,就成了我们县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个长期探索的课题。浙江江山广播电视台历经三年,通过建立栏目机制“逼”活了电视新闻。一、要救“新闻之死”,得有长效机制新闻不活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概念化、空洞化,形式上的公式化、程式化。县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着新闻节目结构单一、写法呆板、画面枯燥、声音沉闷等问题。所谓“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