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文昊  小田 《出版参考》2006,(3):31-32
我国金融业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十分密切,实际上两者是相互促进的。陈光甫作为我国民族金融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想法和做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2.
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为西南地区的货物集散要冲。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地区一大批工商企业内迁又使得私营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重庆更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73.
1905年前俄国工商管理权隶属于财政部,虽然财政部主抓工商业事务容易统一调配资源,平衡各部势力,但财政部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把工商业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从19世纪50年代起,组建独立工商业部的方案及改组工商业管理机关屡次被提出来,但财政部却迟迟不肯放权,争夺俄国工商业管理权的斗争多次上演。  相似文献   
74.
西欧中世纪城市一度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载体而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其起源问题在近两个世纪内也被许多史家所关注,观点迥异却又相似。中世纪城市发展的过程与原因紧密相连,但其工商业占主导的特征始终没有改变。中世纪城市在经历了辉煌的几个世纪之后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之中,对于这种危机出现的争论至今仍存于学界。工业革命之后,有的中世纪城市永远的消沉,有的则获得了新生,其原因则需要具体分析。本文主要从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功能、转型等方面探讨英格兰城市与英国崛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明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随之出现的是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崛起,这种现象是之前任何一个朝代所没有或者说不那么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尽管城市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是关于城镇兴起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以江南地区经济为切入点,对工商业城镇的兴起与经济发展进行初步的探究,希望对当今国家城镇化的进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6.
正工商档案是档案整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着大量工商业历史信息,真切地记载着一座城市民族工商业兴起、发展乃至壮大的历史轨迹,是一座城市工商业发展历史的缩影。工商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作用,对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州市工商档案博览中心始建于2010年,是常州市集中保管破产、撤并和改制的市属国有和集体企业档案的专门机构。目前已经接收150多家破产、撤并和改制的市属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文书、科技、基建、会计、声像、实物和人事  相似文献   
77.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并没有带动中国民法的兴起与发达。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其政治需求而通过法律来控制而非保护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宋歌 《传媒》2014,(13)
正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一些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企业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其中好多企业报一诞生就与市场紧密接轨,面向企业外部发行,利用企业报大力提倡国货,积极宣传企业及产品,为企业及民族工商业发展服务。我党领导下的一批早期企业报出现在1947年7月解放军大反攻后的解放区,如《沈阳铁路公报》《通化矿工报》《淮北盐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报更是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9.
作为明清江南一大都会的芜湖,工商业发展特色鲜明,这集中体现于当时芜湖在全国工商业中的地位上、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度、经营方式灵活性和发展的趋向性等方面。究其原因,乃多重因素的集聚,这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农业基础、榷关的设置以及芜湖开放进取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80.
子夜读报,读到一篇文章中写及现已85岁高龄的新华社记者方徨,在给一个采访过她的后辈新闻记者的信中,讲了她经历的两件事:一件是1955年她在杭州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报道,采写杭州工商业改造在一夜之间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的消息.浙江省开大会庆祝当天,会后方徨将写好的稿子交给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审稿,她顺便说了一句:沙省长,你看这个稿子能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