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河南,乃古之中州重地,是中国古代先进文明、发达农业之所在。在清朝,河南是"北五省"之一,"处中邦,接畿辅",且毗邻湖广,其地理位置对清朝统治而言,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意义。而且它也是清朝政府钱粮赋税的重要来源。另外,河南籍的士绅官员是清朝统治者赖以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杭州城的东南角有座占地十多亩的豪宅,这座豪宅的最早主人就是清朝的全国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当年因为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助军饷,受到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胡雪岩在建造这栋豪宅府第时,大宅西北角有一家小剃头铺,怎么也不肯迁移,成了钉子户。胡首富愿意给剃头铺老板比市价多几倍的银子作为搬迁的赔偿,但是剃头铺就是不肯搬走,结果,胡雪岩一直到死都没有动得了剃头铺。  相似文献   
13.
刚毅(1837-1900年),字子良,晚清满洲镶蓝旗人,以笔帖式累迁刑部郎中。谙习例案,曾任江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山西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工部尚书、协办人学士。反对戊戌变法尤力,政变后曾监斩六君子。义和团起,清廷令刚毅、赵舒翘驰往近畿解散,但其复命之时则汇报朝廷谓义民可用,于是有抚团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杨萌 《收藏》2008,(9):72-72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青原、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逢(páng)戈庄(今属高密市)人。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其祖父刘棨(qi)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土,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称刘文清。刘墉书法初看圆、软、滑,仔细审视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其书法的境界可用“静”“淡”“清”三字概括。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6.
胡天琼 《职大学报》2004,(1):99-100
指出钱实甫《布政使年表》在清初分省及布政使命名、淑宝族别、富尼汉、张士第及刘景 璋、赵英孙诸问题上存在的疏漏或错讹。  相似文献   
17.
古云:"无湘不成军".王德榜(1836-1893年)字朗清,湖南江华码市镇黄竹寨村人,咸丰初(1851年)与其兄王吉昌毁家起乡兵加入湘军,1865年授福建按察使.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王德榜招募的湘军功绩显赫,他也跻身于"中兴将帅"的行列,后擢至贵州布政使.  相似文献   
18.
正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沈赞之仰天长叹,说:"事已至此,沈某没别的愿望,能让我见一下皇上,我就死而无憾了。"齐高帝知道了,很好奇,就把沈赞之提到朝堂上审讯,问他为何要见自己,沈赞之说自己获了一种很独特的  相似文献   
19.
<敕修陕西通志>,清朝刘于义修,沈青崖纂.于义,江苏武进人,官吏部尚书署理陕西总督印务並办军需事件.青崖,顺天(今北京)大兴人,进士,官陕西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佥事加二级纪录四次. 该志于雍正十三年( 1735)付梓.记事止于雍正十年.这部通志是仿照康熙本通志的体例,共分三十二门类一百七十八目,计有百册,约有四百二十五万字.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在四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曾五次任"布政使"一职。在每次的任期内,他都兢兢业业、勤政为民、体察民情、承宣政令、教化于民;励精图治、救灾患、与民生息,殚心为各省筹划财政;廉洁奉公、正身立朝、重视教育、为民兴利,政绩斐然,成为清代勤政廉政的楷模。他的这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从而促进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愧为"一代良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