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058篇
科学研究   304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192篇
文化理论   177篇
信息传播   8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TRODUCTION tic in-between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fo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utomatic in-betweening methods, please refer to (Yu and Patterson, 1997; Gotsman and Surazhsky, 2001)), their use in computer aided systems is some- how limited to dealing with local movements only (Yu and Patterson, 1997), because exaggerated drawings used in cartoon animations follow animation princi- ples and do not respect the geometry (Patterson and Willis, 1994) tha…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推广了文〔1〕中的两个定理,得出的结果更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给出两类特征0无穷维单Novikov代数的非奇异模的结构定理。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话语表达方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中国话语。实质上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中国特色"具体到外交方面,是指我国外交受地缘条件、历史现实、国家性质、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中国作为"大国"的特色、中国历史的特色、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色。  相似文献   
106.
郭嵩焘在充分了解“国情”和“夷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和为主”的外交思想,认为中国应循理外交,对外交往要知己知彼,要通其情,达其理,知其法。这是中国理性外交的发端,不仅促发人们传统外交思想的转变,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起了奠基和启蒙作用,而且对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依据,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运用"矛盾论"?"联系"等辩证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创造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08.
贾平凹获得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和《废都》获准再版的消息引起读者和研究者对这位著名作家的再度关注。他写小说“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探讨“如何用中国水墨画写现代的东西”,其得失无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构,还是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了汉语言语交际中的误解。文章提出,关联理论等现有研究未能深刻揭示误解的形成机制。大量观察证明,所有误解的发生。都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说话人的说说话语,另一个是听话人的认知和社会心理,由于说话人的明说话语本质上是歧义的,它为听话人做出非说话人期待的理解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听话人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则促成了误解的最终形成。在这个理论模型指导下,文章集中分析了汉语“指称意义”误解形成的话语根源之一——省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