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霍红艳 《科教文汇》2009,(5):228-228
巴金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是什么机缘使巴金走上了创作道路,为了人类精神文明史贡献了一笔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呢?他把创作视作一种感情的发泄,把他的感情牢牢地与时代、与生活、于人类关注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巴金的作品及文艺思想有血有肉地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发展,正是巴金“这一个”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建筑了这一幢别具一格的大厦。  相似文献   
42.
我国的诗歌散文,无不以现实主义精神著称,浪漫主义精神为又为其艺术风格大放异彩,但蔡琰的《悲愤诗》却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大大的升华了艺术价值。蔡琰《悲愤诗》的真情实感极其强,非亲身经历是无法写得如此真切的。近代学者吴闿生曾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古今诗范》)沈德潜说《悲愤诗》的成功由情真,亦由情深也。(《古诗源》卷三)可见《悲愤诗》的真实感是有目共睹的,这也就是其以诗证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红楼梦》中晴雯的遭遇令人同情,她被赶出贾府后悲愤而死.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既复杂又隐微的;如果直接归之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都失之简单化.说到底,睛雯之死应是王夫人由赵姨娘“从宝珠变成鱼眼珠”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所致。  相似文献   
44.
王粲(公元一七七年——公元二一七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他生活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环境中,有“文若春华,思若泉涌,发言可咏,下笔成篇”的良好天赋和卓绝才华。在文学上,诗赋皆工,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45.
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情感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诗歌的要素之一,在蔡琰五言《悲愤诗》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悲愤诗》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是因为作者把真实的情感推到全诗的核心地位。既真切感人,又复杂矛盾;既有难言之痛,又为众人分忧;既有悲愤,又有鞭挞。情感与形象的关系是水乳交融、共为一体的关系。情感的心理条件是;曾受过剧烈心理的创伤;有释放情感的强烈的欲望。情感与音乐的关系是:情随乐移,乐从情变,互为依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6.
2000多年前,屈原在得知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国都郢的消息后,抱着悲愤和绝望的心情来到泪罗江畔,沉江而没,以实现自己“伏清白以死直兮”的诺言。他所选择的道路是许多后来的传统文人命运的轨迹。纵观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屈原之死不是这个悲剧的谢幕,而是这个悲剧的开始。  相似文献   
47.
屈原之死,不是“尸谏”说、国君赐死说、以自杀斗争说、返本寻根说和不肯同流合污说等所能解释清楚的,而有待于从化哲学的角度,深入到屈原灵魂深处作进一步的挖掘。本以为,导致屈原之死的更为直接和深刺的原因,是屈原人生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以及实现终极理想的三种途径的丧失。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在观念的层面上,使屈原在精神上无家可归;而实现终极理想的三种途径的丧失,又在现实的层面上使屈原无家可归。这种情形,对屈原来说,是进退维谷,始终失据;既没有了立身之基,又没有了人生归宿。于是,在穷途末日般的速茫和悲愤之下,屈原地望而死。  相似文献   
48.
瞿秋白就义前狱中所作<多余的话>的创作动机历来众说纷纭,文章认为在众多因素中,作者的情感因素不容忽视,不妨将之归纳为"悲愤说":他的气质性格、他在党内长期受到王明路线残酷迫害的事实以及私人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使他在临死前需要把这种长期郁结于胸的悲愤宣泄出来.  相似文献   
49.
不朽的贬谪     
翻开中学语文课本,学到文言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几乎大部分千古名篇都写于作者被贬的时期。贬谪让他们悲愤痛苦,同时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0.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8):57-58
"哀兵"不等于败军、弱旅 "哀兵必胜"语出《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现在通行的王弼本"若"作"加",误,当据傅奕本、敦煌本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183;德经》改。一说,"加"系"如"字之误。"相若""、相如"都是"相当"的意思。"哀",任继愈注:"沉痛,悲愤。"后以"哀兵必胜"四字成文,指对抗双方兵力相当,受到欺压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