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7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评价文学史上有争议的作家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看他为人类提供了多少富有原创性的思想,这思想是可以澄清被常识、经验所遮蔽的生活底蕴的。劳伦斯的意义正在这里。其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其独特的哲理探讨与诗性烛照相互交融的风格来挖掘人性中的本能力量,以性的自然对抗工业社会的非人性因素,召唤人们从资产阶级文明的灰烬中建立起真正的现代社会,体现了劳伦斯武的以“生殖的温柔”拯救社会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62.
付群英 《班主任》2007,(8):20-20
《班主任》是个"贼",因为她偷走了我的心。偶然的一次机会,同事做媒,为我介绍了《班主任》这位朴实、厚重的大众情人。我与她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从认识她的那一天起,她就在我的枕边陪伴我入梦,在我案前指导我工作。  相似文献   
63.
19世纪的英国是父权制统治的时代,即男性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利,而女性大都处于受压迫的地位。然而,依据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以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文本,在深入研究男主人公瓦尔特·莫瑞尔的生活历程和解构其男性权威的过程中,西方世界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原则中所固有的一个单项统治另一单项的秩序、价值和逻辑的特征遭遇了彻底的挑战和颠覆。在缺失代替了存在而处于主导地位,本来的主次角色发生了转换之后,也就确立了父权制在压迫女性的同时,对男性自身也是一种束缚,甚至将他们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相似文献   
64.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作品中一部代表作.该小说以心理探索为其主题,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65.
《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经典的作品之一,也被认为是作家自己的自传性作品。对作品中的父亲,母亲以及儿子这三个主人公进行解读,可以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入手。在原型层面,运用"俄狄浦斯"神话情节对人物进行解析;进而在心理方面,运用荣格的心理学的见解,从阴影、人格面具以及阿尼玛角度分析本书的人格原型;最后在仪式层面,解读主人公"献祭"仪式在作品中起到的转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6.
《儿子与情人》中“矿井”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炎 《科教文汇》2009,(34):250-251
《儿子与情人》这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是劳伦斯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故事情节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本文对“矿井”这一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
Chloe 《世界发明》2009,(3):82-83
这是一个崇尚时尚追求个性消费的时代。你可以耍大胆、搞创意、玩转独特,使每一件家居用品都成为一种超然的存在;也可以注实际、重实用、保留舒适,让周围的家居用品为你的惬意生活尽情服务。本期“酷型”特别奉上3对风格奇特的家居用品,它们或浪漫、或现实,时而调皮、时而庄重。如此的多面性,你一定会爱上它们!  相似文献   
68.
69.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70.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激起了国人爱国“荷尔蒙”的井喷.活在媒介时代的国人,无不沉浸在中国女排夺冠的狂欢中,曾目睹、见证过上世纪80年代女排鼎重荣光的人们,又一次被带入久违的理想主义共振情境中.知情人都明白,没有郎平,不可能有中国女排的今天,因此狂欢中“拥挤”着对这位力挽狂澜的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礼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