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奁集》以写艳情为主,后人对作者韩亻屋及其艳情诗作多有不满,这主要是囿于儒家“诗教”说的影响。《香奁集》包容了艳情诗的多样题材,成就在唐末同类诗作中最高,对后世影响较大,在唐末诗坛具有艳情诗的标本式意义。  相似文献   
93.
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但他所说的"郑声"是指什么,历来没有公断,致使后世学者各执己见,甚至歪曲他的原意和<郑风>中的作品.本文从文献入手,从郑声与夏时商辂周冕的关系、郑声与佞人的关系、孔子对<诗>的总评价、孔子对<诗>中情诗的态度、孔子将<诗>作为教材的原因、孔子整理<诗>乐的角度、古韵文学特征和古乐与新乐的对比诸角度,对"郑声淫"做出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郑声"当指配合<郑风>的音乐,"淫"指乐调的繁琐太甚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孔子及<郑风>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4.
吕客 《文教资料》2008,(5):11-12
悲恋诗、悲怨诗、弃妇诗和悼亡诗是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四种形态,完整地构成了表现古代爱的悲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分析四个形态来审视中国古代悲情文化的审美内涵,透视中国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她们的凄凉命运.  相似文献   
95.
从耦园沈秉成与严永华夫妇的六组定情诗入手,通过对其文本的解析,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全面地解读他们二人入住耦园前的爱情生活,并为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耦园提供情感背景。  相似文献   
96.
情歌艳诗在南朝的汇合,有其种种主客观原因。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物质的富有,环境的优美,都推动了南朝文化朝着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儒道衰微,佛学兴盛,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大释放。文人艳情诗的产生背景又比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97.
说闺情诗     
顾名思义,闺情诗应是闺秀们发抒情怀的诗(包括词曲)。实际上,它与以地点名题材的其他诗作,如田园诗、边塞诗等不同,除李清照、朱淑贞等少数女诗人的作品外,大多是男性诗人拟作。以下是李清照和朱淑贞的两篇词作:  相似文献   
98.
<诗经·国风>中出现大量表现"女追男"现象的作品.从地域文化差异是‘‘女追男"现象在十五国风中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当时历史文化大背景则是"女追男"现象形成的源流:第一在于伴随着阶级出现的礼制,处于发端期,其控制范围和实际效果不如后代;第二,诗经产生之周代距母系氏族社会较近,女性拥有自由选择权利的意识比后代尚为兴盛.  相似文献   
99.
《诗经》和汉乐府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抒情诗与叙事诗的先河,其中情诗占有相当部分。文章从这两大版块情诗所处的社会背景、情诗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以及情诗的表现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其内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陈晶 《海外英语》2013,(5X):172-174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叶芝的早期代表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苦恋一生的爱人莫德·冈矢志不渝的爱情。诗作结构简单语言平实感情细腻真挚读起来动人心弦历来吸引了许多翻译家的目光,文章从众多译本当中选取了傅浩,袁可嘉,飞白,和冰心四位名家的汉语译本从对诗作形式的传译和内容的传译两个方面进行比读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四篇译文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从对原文形式和气韵的忠实程度整体来看傅译为四种译文之首,其次是袁译,再次为冰译和飞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